痛風不愛找蔬食者 豆製品大可安心吃

陳玲芳 |2021.03.24
284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以往,痛風俗稱「帝王病」或「富貴病」,因為病人多為衣食無虞、生活無憂的達官貴人;而今,痛風早已不再只限於富貴人家,好發族群常見於肥胖、葷食者,尤其又以大魚大肉、大口喝酒、體型肥胖者居多。專家指出,素食者罹患痛風的風險,確實較一般葷食者低,很多人都說痛風患者不能吃豆類及其製品,其實是「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

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李信興指出,從門診觀察來看,葷食者比吃素的人罹患痛風的比例高出許多,臨床上很少遇到素食者有痛風困擾。

他表示,豆類及其製品是素食者獲取蛋白質重要來源,也是餐桌上常見食材之一,食物化學分析結果,顯示只有乾黃豆的普林較高,製成豆乾、豆漿等豆製品後,普林已降低許多。因此,即便是痛風患者,也大可放心吃豆類及其製品,長期食用也不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

減重、忌口、多喝水

避免痛風口訣

李信興說,引發痛風的主要原因,是體內的尿酸累積過多,痛風病人無法正常代謝體內尿酸,當過多的尿酸留存在體內沒有排出,一旦堆積在關節、腎臟等部位,就會引起發炎,產生紅腫疼痛等症狀。他提醒,台灣人愛吃山珍海味等美食,也增加痛風的風險,痛風患者應謹記七字訣「減重、忌口、多喝水」。

治療痛風其實不用開刀,因為開刀也沒用。李信興表示,必須先止痛消炎,然後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如果延誤治療,最終結果就是讓痛風石啃噬骨頭,進而導致殘廢。

所謂「痛風石」,是尿酸結晶沈積形成的腫塊,通常在痛風發作後十年才形成,痛風石會逐漸侵蝕韌帶與關節,甚至啃噬骨頭。長期痛風,也可能引發尿毒症,甚至須終身洗腎,不可不慎。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助理教授邱雪婷指出,曾有研究指出,最容易提高尿酸的普林「次黃嘌呤」在肉類及海鮮的比例較高,另外兩種比較不容易被轉換成尿酸的「腺嘌呤」、「鳥嘌呤」,存在植物中的比例則比較高。她建議痛風患者,可藉由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甜椒、芭樂)與鹼性食物(如胡蘿蔔、鳳梨)來減少痛風發作,提升整體的健康狀態。

蔬果含植物生化素

減少尿酸生成

普林又稱為嘌呤,為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代謝物,也是組成人體DNA的基本元素。當身體沒有將普林由尿液代謝出去,普林在體內就會形成尿酸。過多的尿酸會隨著血液在身體裡流動,聚集在軟組織如關節等部位,使身體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發炎症,形成所謂的「痛風」。目前最常用來協助痛風病人排除尿酸的東西是藥物,但吃蔬食的效果也不容小覷。

邱雪婷說,日本曾有一個研究,讓大學生只吃蔬食五天後,他們尿酸的排泄量就大幅提高。

大部分尿酸過高者,不只要減少吃進會產生尿酸的食物,也要積極攝取能協助排泄尿酸的食物。大多數的蔬果、豆類及其製品,與椰子、海帶、檸檬等食物都可算是鹼性食物。尤其蔬果中富含抗氧化、抗發炎的植物生化素,能降低普林被轉換成尿酸的機轉,減少尿酸的生成。

邱雪婷強調,好的植物性食材,除了能夠預防尿酸跟痛風的問題,對於其他相關的危險因子也都很有幫助,包括改善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膽固醇。多吃蔬食不僅能減少痛風問題,同時也能改善其他身體功能,現代人談保健、養生,如果無法全素食,也要多吃蔬果,才可維持身體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