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春天,適逢皇帝豆盛產季,「禪居食堂」利用這項當令食材煲出一道清甜的「皇帝豆湯」,不但有助人體排溼消水腫,皇帝豆富含鐵質和蛋白質,也是茹素者補充營養的最佳來源。圖/記者張穎容
【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邁入春天,適逢皇帝豆盛產季,「禪居食堂」利用這項當令食材煲出一道清甜的「皇帝豆湯」,不但有助人體排溼消水腫,皇帝豆富含鐵質和蛋白質,也是茹素者補充營養的最佳來源。
皇帝豆名稱的由來,有一說是因為它豆粒大,風味又是豆類之冠而得名,學名是「萊豆」,皇帝豆嘗起來性平、味甘,食療上可以除溼、消水腫,還能健脾胃、調整腸胃消化功能及補血。
據營養成分資料庫的資料,一百公克皇帝豆,含八點七公克蛋白質,醣類十八點三公克,熱量則有一百零八大卡,跟豆腐差不多,卻比白米飯來得低。
皇帝豆除了纖維質、蛋白質高,磷、鉀、鐵含量豐富,也是它的一大特色。對於素食者而言,皇帝豆是很好的蛋白質及鐵質來源,能預防貧血;鉀則有助骨骼發展和新陳代謝,但腎臟病患食用需要節制,因為皇帝豆算中普林食物,處於急性發病期的痛風患者要避免食用。
食材
皇帝豆1中碗、素羊1/2碗、香菇3~4朵、乾白木耳1碗、紅棗5~6顆、鹽
作法
❶皇帝豆、紅棗洗淨;香菇洗淨後斜刀切開;白木耳泡發後備用。
❷將皇帝豆、素羊、香菇、紅棗、白木耳放入電子鍋內,加入少許鹽巴,並加水至六分滿,按下煮湯鍵,等跳起即可上桌。
※貼心小叮嚀: 泡香菇的水可以留下加入湯中,白木耳泡發後以清水洗淨。
料理示範/妙具 圖/記者張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