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明年起將全面停止補助七期燃油機車。圖/胡經周
【本報台北訊】環保署去年首度補助七期燃油機車適用汰舊換新,造成七期燃油機車補助數量大幅成長,遠遠超過電動機車,去年共補助十四點九億,但燃油機車就高達十三點三億,幾乎吸光所有預算。環保署近日拍板,明年起將全面停止補助七期燃油機車,至於是否繼續補助電動機車、具體補助金額及方式,將於今年研議公布。
環保署拍板明年取消七期燃油機車補助,業者說,去年首度補助燃油機車就引發「搶購潮」,七期燃油機車已經比老舊機車環保許多,現在政策卻引導民眾購買電動機車很不公平;民眾說,明年買七期燃油機車沒有補助等於變貴,會趕在今年底前購買,雖然只有補助三千元,「沒魚蝦也好」。
吸光預算
減碳走回頭路
為加速老舊機車汰換,環保署二○一六年起推動汰舊換新或新購電動機車,補助金額逐年下降,去年首度祭出老舊機車換購七期燃油機車也可補助,金額比照重型電動機車,去年五千元、今年三千元,引發七期燃油機車補助潮,補助金額提早用罄,還一度追加預算。
根據環保署統計,去年補助七期燃油機車超過二十六萬七千九百台,今年截至三月中旬有三萬一千多台;電動機車去年補助三萬兩千多台,今年目前僅一千四百多台。總計七期燃油機車補助數量為電動機車的八點九倍以上,幾乎吸光所有預算,減碳形同走回頭路。
立委去年質詢補貼燃油機車導致燃油機車數量成長超過預期,環保署當時回應為了改善空汙,淘汰老舊機車是第一要務。但環保署過去研究報告指出,七期燃油機車雖較老舊機車環保,但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電動機車一百一十一倍、非甲烷碳氫化合物為三十五倍、氮氧化物為二點二倍,汙染物排放仍有極大差距。
環保署表示,去年決定補助是為了鼓勵車廠提早生產符合更先進環保標準的七期燃油機車,但明年相關法規已規定,無論製造或進口新的燃油機車都要符合七期標準,今年是緩衝期,大部分車廠都已有所準備,因此明年沒有理由再補助燃油機車。
電動運具
應訂出時程表
我國運具電動化遲緩,學者指出,應加強充電樁等基礎環境設施,領導者也要帶頭喊出電動化具體時程,才能讓行政部門動起來。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表示,許多先進國家都設立二○三○年、二○四○年全面使用電動運具的目標,台灣也應由行政部門或總統來訂定時程,否則行政體系資源難以集中,也會缺乏建立制度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