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水情吃緊,蘇揆指示針對每月用水量逾萬噸的一千八百一十七戶用水大戶,研議開徵「耗水費」。根據水利署調查,這些最快明年會被徵收耗水費的用水大戶,分布於五大產業,包括石化、造紙、光電、電子與鋼鐵業,共計一千八百一十七家廠商,每月用水量占整體約四成。
據悉,目前《水利法》中雖已將「耗水費」入法,但最早的規畫,將開徵耗水費的「一定水量」門檻,訂在每月一千噸以上,不過近期敲定以一萬度為門檻,並在枯水期開徵。
水利署調查,若以一千噸為門檻清查,廠商數共超過八千戶,家數龐大,若以原有門檻來開徵耗水費,將讓政府付出龐大行政成本,所以才會將用水大戶的門檻重新評估為每月一萬噸。
根據蘇揆的指示,調查發現,每月水超過一萬噸的一千八百一十七家廠商,分布於石化、造紙、光電、電子及鋼鐵業等五大產業,一旦開徵耗水費,上述產業別將是主要適用對象。
據了解,水利署對於耗水費的規畫有四大方向,包括第一,朝枯水期收費,初步擬定為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第二,使用再生水或投資節水設備得減徵,最高可抵免六成耗水費,且考慮給予投資節水設施貸款低利率優惠。
第三,制定緩衝期照顧產業,由於部分產業並非年年都有盈餘,因此考慮以「年」為單位制定緩衝期;第四,依不同行業訂定費率,將考量不同產業的用水需求、容受能力,並依不同行業訂定差別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