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耕耘心田 星雲大師 |2021.03.21 語音朗讀 69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新華社 文/星雲大師家有良田可以積穀防飢!田地一直是中國人命脈之所繫,中國人視田地為生存的根本,把田地當成傳家之寶,父母總想留幾塊田地給子孫。遺憾的是,有些不肖子孫不易體會先人的苦心,往往不懂得耕耘田地,或讓田地荒蕪,或把土地廉價出售,殊為可惜!外界的田地需要耕耘、需要種植;其實我們的內心也稱作「心田」、「心地」,也有待我們去開發、耕耘。圖/新華社我們怎麼耕耘自己的心田呢?在佛教裡有一句很美的好話,叫做「發心」;也就是要開發我們的心地,種植我們的心田。在現實生活裡,勤勞的人甚至用土石填海,增加海埔新生地;透過墾荒闢地,開發山林來種植花果。在一般的田地裡,可以播種、可以栽植、可以建築、可以積物。在我們的心田裡,我們如何耕耘?我們應該培植一些什麼呢?圖/新華社耕耘心田的方法,可以用思惟、觀照、反省、靜心、念佛,也可以透過禪定、參究、懺悔、發願等。心外的田地容易耕種,心內的田地不易耕耘,唯有發心立願,才能耕耘我們內在的心地。有一天,佛陀出外行腳托鉢,遇到一位婆羅門正在田裡耕種。婆羅門見了佛陀,即刻向前質問:「佛陀,你為何不自己耕種,為何不以自己的勞力來換取生活所需呢?」佛陀含笑回答:「我時時刻刻都不忘辛勤耕耘啊!」婆羅門不解:「我何曾看過你用犁、軛、鏟來耕種呢?」佛陀慈悲的說:「眾生都是我的田地,信心就是我的種子,善法就是露水,智慧是陽光,持戒是我的犁,精進不懈是我選的牛,正念是繫牛的繩,真理是我握的柄,身口意三業煩惱是我要鏟除的穢草,不生不滅永恆的淨樂是我耕耘收穫的果實。」圖/新華社語云:「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常開智慧花。」胡適之也說:「要怎麼收穫,就必須先怎麼栽植。」你希望你心田裡成長慈悲智慧呢?還是成長愚痴邪見呢?就看你如何耕耘你的心田了!你希望你的心田裡生長出聰明、靈巧、穎悟、通達,你只要播撒智慧的種子,何患無成?如果你希望能收成人緣、吉祥、平安、順利的果實,你只要播撒慈悲的種子,必能如願!圖/新華社心裡的田地要開發才能播種、才能生長、才能收成。要用增上的願力來開發心田,要用出離的願力來耕耘心田,要用菩提的願力來播種心田。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慈悲、智慧、信仰、力量、慚愧等寶藏;「耕耘心田」就是要發心待人慈悲、發心精進修行、發心改變氣質、發心減少煩惱。願意「耕耘心田」的人,才能找回自性,才能邁向佛道!──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38‧迷悟之間4》圖/新華社 前一篇文章 講座看板 下一篇文章 【朗朗晴空】 聖凡之間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人間行者心】出家生命的意義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