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9成病友 重度憂鬱不就醫

陳玲芳 |2021.03.18
167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昨日一份新加坡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亞太區僅不到一半的重度憂鬱症(MDD)病友獲得正確診斷,其中更高達七成一病友,因未獲得適當治療導致症狀加劇;此一研究結果,來自嬌生公司委託新加坡安侯建業製作的亞太區《重度憂鬱症高漲之社會及經濟成本:理解全譜》白皮書。
此次白皮書主筆,澳洲墨爾本莫納什阿爾弗雷德精神病學研究中心主任賈亞里.庫卡尼(Jayashri Kulkarni)教授指出,亞太區九成以上的重度憂鬱症病友不尋求幫助,這樣的情況導致每年超過一百萬人輕生,他認為,長期以來對疾病的汙名化、難以獲得精準診斷與治療、病友需要有更好支持系統,都是有效管理疾病的障礙。
另外,隨著平均壽命增長,「老老照顧」的情況漸成常態,近年來發生不少與照顧者相關憾事;根據去年八月發表於《應用老年學期刊》研究指出,與沒有失智者配偶的老人相比,照料著剛被診斷阿茲海默症,或相關失智症患者的老年照顧者,較容易出現持續性憂鬱症狀。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賴德仁說,照顧患者對照顧者而言是一場「長期抗戰」,在生理上會出現疲倦、睡眠不足或失眠,情緒上也會有焦慮、挫折、無力、罪惡感等,他建議,照顧者可參加一些家屬的支持團體,從中學習他人經驗、表達困擾,彼此獲得支持與同理;他強調,維持身心健康,方能確保穩定的照顧品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