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香菜氣味? 人體基因造成

 |2021.03.18
137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很多食物都會加入香菜提升香味,但對為數不少的人來說,一聽到「香菜」就會先皺眉頭,甚至還將二月二十四日訂為際「討厭香菜日」(I Hate Coriander Day);但國外一項研究結果指出,有些人之所以討厭它,除了因其特殊氣味和口感,還與基因有關。
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發布的研究,統計遺傳學家Nicholas Eriksson在二○一二年曾對一點四萬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近二千人認為,香菜吃起來「像肥皂一樣」,這個味道明顯與其他人所感受到的味道不同;研究使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法」(genome-wide association),對這二千名「討厭香菜的人」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與其他人相比,他們的基因「出現變異」。
研究指出,香菜的氣味主要來自一組稱為「醛」的化合物,其一為果味和蔬菜,另一種則是肥皂味和辛辣,而這二千人負責辨識、感受氣味的「OR6A2基因」較為特別,嗅覺受體對「醛類」的氣味更加敏銳,所以會聞到比喜歡香菜的人「更強烈濃郁」的肥皂味,進而對香菜產生恐懼,另外,因為這種基因有些微差異,也有些人會覺得香菜的味道類似「金屬」或「昆蟲」的味道,因此覺得討厭。
「討厭香菜」的比例約在百分之十至二十之間,東亞最高,接近百分之二十,歐、非兩洲則只有百分之十七,專家猜測是因東亞菜餚較常加入香菜,因此有較多的人「有機會討厭它」。
還有些人不吃花椰菜、胡蘿蔔等,因為蔬菜本身發出的味道,也可能是基因問題;另外,愛吃甜食與高脂食物的人,也可能與基因有關,國際有不少針對飲食偏好和基因有關的研究,例如加拿大蒙特婁麥吉爾大學的研究團隊測試發現,人體的某些基因會讓人對甜食的反應遲鈍,因而導致吃得過多;劍橋大學韋爾科姆基金會代謝科學研究所的團隊也發現,「黑皮質素-4受體」(MCR4)基因突變的人,似乎比其他人更喜歡吃油膩、高脂肪的食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