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叮嚀 不忘佛恩、師恩(同修/游林雪敏)
你常說人要有慈悲心,這句話我們都聽在心裡,印象最深的,是你在離開前的一個月,天天叮囑我們要跟緊星雲大師的腳步,讓我感受到你對信仰的虔誠與對我們的愛護。
以前,我們都一起參加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的活動,後來你生病了,為了照顧你慢慢減少活動,我知道你是擔心大家為了工作,與佛法相行漸遠,枉費你大半輩子的苦心引導,但請不要掛念,你的心願我們一定會完成。
謝謝你在最後的日子,總是強調自己很幸福,生病了還有妻兒照顧,能再多活幾年;也謝謝你帶著我們皈依,在生意遭逢危難時,每次向菩薩祈求都能巧度難關。
我們的信仰很堅定,不會忘了你常說的:慈悲心與佛心是人生在世最好的兩大利器。欣慰的是,孫子出了國也懂得布施給有需要的人,還自豪的說「廣結善緣這件事,阿公有教過」。
捐助母校 以法號取名教室
(長子/游倫輔)
父親您給我的教誨是做人要知恩,總說沒有東吳大學英文系的孜孜培育,就無法以這樣的貧困逆轉人生,此恩無以回報,您後來做了什麼我們不知道,追思時聽您母校校友分享,才驚訝您已捐贈三間教室,包括美生廳、台美教室和以皈依法號為名的普仁教室。
親戚沒錢讀書,朋友事業需要資金周轉,您都予以資助,告訴我們要廣結善緣來回報此生貴人。
您做了那麼多仍覺得付出得太少,如此慎重的看待滴水之恩,令我們慚愧。我會記得您說的,即便不富裕,有可傳承的信仰就足夠,人只要有能力都該常懷感念心,感激生命中的善緣與貴人,以此善緣傳給後人。
身教言教 慈父亦良師
(二女/游雅婷)
您是一位身教重於言教的慈父,總以慈悲、寛容、精進的言行舉止和態度教導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您小時候未得到家中的關懷,成人後卻以百倍、千倍的愛獻給子女及家庭,即使面對人生挫折與辛勞,也以感恩的心回饋社會。您傳承了事業和做人處事的楷模,我們會牢記您愛家人、 關懷親人、善待員工、常結善緣的叮嚀,盡所能回饋社會。爸,請放下萬緣,安心歸去;跟隨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
處處為善 結緣不分你我
(三子/游倫豪)
您的逝去讓我深刻體會您說的,賺再多錢、再多的物質都帶不走,也明白了善以待人的意義,我們沒發訃聞,只有家祭和簡單的告別式,卻有二百人主動前來致意,包括大樓守衛,可見您與人交往不看社經地位的誠懇與真摯。
您以身作則,教導我們有能力就要助人,所有付出要以關心、愛心、感恩心的態度,不求回報。
感謝您與許多親友、有緣人結下好因緣,在我們工作和親友互動時,都能感受到好緣份帶來的歡喜與方便,我會傳承「三心」和「四給」的精神,也當作子孫的信仰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