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輝溫暖木雕 從廟宇入家庭

曹麗蕙 |2021.03.05
3709觀看次
字級
六十二歲的洪耀輝從事台灣傳統廟宇木雕逾四十年,至今堅持有溫度的傳統手工雕刻。圖/記者曹麗蕙
〈孔雀〉(圖)與〈博古〉皆是洪耀輝的代表作品。 圖/洪耀輝提供
〈孔雀〉與〈博古〉(圖)皆是洪耀輝的代表作品。 圖/洪耀輝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桌上六十支雕刻刀具一字排開,國寶級木雕大師洪耀輝挑選其中一支,抵著檜木上的圖案,拿著木條叩~叩~槌擊,木頭上的鳥獸圖案中逐漸立體成形,彷彿在他一敲一鑿一刻中注入了靈魂,栩栩如生起來!他眼神專注道:「每一環節都不能馬虎,只要一個步驟沒做好就會影響整個作品,尤其刻到眼睛時要格外細膩掌握,才會靈活有神!」

六十二歲的洪耀輝,深耕台灣傳統廟宇木雕逾四十年。「小時家境不好,國中畢業後,台灣建廟風氣興盛,父親提議我當木雕學徒習一技之長」,十七歲的洪耀輝向出身福建泉州的著名木雕師蘇海萍學藝,他笑說:「三年四個月的學徒生涯,雜工做得較多」。

參與祖師廟重建

功力大增

他細數除了學木雕,學徒早上五時就要起床上工,包做一天三餐,晚上九時多還要燒水讓師傅們洗澡,接著打掃到晚上十二時,「全年無休,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他曾因受不了苦跑回家,「結果又被老爸打回去學藝」。

苦歸苦,洪耀輝卻也開展他一生的廟宇木雕志業,作品遍布全台,包括三峽祖師廟、台北華陰街普濟寺、台南市灣裡同安宮、台南七股鄉頂山村五府千歲廟等,都能看見他的心血結晶。

尤其洪耀輝自一九八六年起,有長達十五年的時間參與三峽祖師廟重建。他表示,祖師廟由已故藝術家李梅樹主持重建,當年號召了黃龜理、李松林等台灣知名匠師齊聚一堂,「我會觀摩他們的作品,吸收他們的技藝與刻法」。洪耀輝回憶,許多一時之選的匠師們也都在祖師廟裡互相切磋技藝,讓他功力大增,「現今若雕刻遇到瓶頸,我就會回祖師廟欣賞前輩作品,激勵自己增進技藝,回來後繼續練習、工作」。

「我很看重木雕的造型構圖,和刀工的細膩度。」洪耀輝擅長將古典元素融入雕刻作品中,透過細膩雕工,將古書上的文字有層次且立體地舒展開來,再加上他樂於傳承教學,讓他獲獎無數,已榮獲第一屆台北傳統藝術藝師獎、「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勵保存計畫」登錄為保存者,也被文化部登錄為鑿花技術之傳統匠師。

一遍遍練習改進

臻於完美

即使現代很多木雕工藝都被機器所取代,洪耀輝還是堅持有溫度的傳統手工雕刻:「這就是一個理念啦,覺得傳統手工的作品比較耐看!就像現今在廟宇中看到一百多年的老匠師作品,還是覺得很美。」

他認為,要學好傳統手工木雕別無他法,「唯有一遍遍練習改進,累積經驗,才能做到極致,臻於完美」。近年他更將傳統手工木雕工藝,從廟宇走入一般家庭生活中,「我把傳統廟宇壁堵等作品,做得更細膩,但不再安金上色,讓民眾能一窺木材樸雅的原料紋路,欣賞精湛細緻的雕痕,成為深入民居的木雕收藏品」。其代表作品包括有〈喜雀報財〉、〈博古〉、〈逐祿高昇〉、〈室上大吉〉等。

入校傳藝十七年

傾囊相授

此外,洪耀輝不僅鑽研木雕藝術,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古蹟修護系系主任的他,更重視傳承工作,從事教學授藝已邁入十七年,主授走獸雕刻及修護、集瑞雕刻及修護、神龕細木雕刻等課程。

「傳統木雕工藝真的有斷層的危機,幾乎沒人學了。」他不諱言,現今學生不像過去學徒制,「以前我們是天天摸木頭,現在他們是一周才上幾堂課」,投入的心血與專注度不可同日而語。

但他還是樂於傾囊相授,「我的眼力已不好了,頂多再做幾年,習得一生技藝也帶不走,就盡量傳承給下一代,反正有生之年盡量教,教到不能教為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