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桃園鐵路地下化綜合規畫去年9月獲行政院核定,交通部鐵道局昨天宣布,預計明年4月動工,力拚2030年全線通車,除了既有的3座車站,還會興建鳳鳴、中原等5座通勤車站。鐵道局長胡湘麟表示,將會全力推動該案,也會以臨時站方式先行啟動營運,服務地區民眾,待完工後就會撤掉,相關設施轉成永久車站。
根據已核定綜合規畫內容,計畫路線北起新北市鶯歌區鳳鳴陸橋,南至桃園市平鎮區台66線,改建3座既有車站(桃園、內壢、中壢),新建5座通勤車站(鳳鳴、中路、桃園醫院、中原、平鎮),全長17.9公里,總建設經費約1048億元,計畫期程至2030年底,分兩階段通車,第一階段(桃園、內壢及中壢站),預計2029年4月通車,第二階段(其餘5座通勤站)預計隔年7月通車。
鐵道局說,計畫核定後即積極展開設計發包作業,設計標共分三標(土建兩標及機電一標),已於1月全部決標全面啟動設計,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審議,明年1月完成工程標公告,明年起陸續辦理工程標發包作業。另規畫明年4月主體工程開始施工。
鐵道局說,考量施工期程長達9年,為呼應早日通車啟用民意訴求、服務地方居民及提升交通便利性、並藉此培養旅客搭乘習慣,增設台鐵鳳鳴臨時站,已於去年11月15日開工,計畫總經費6.1億元,預定於2024年完工後通車啟用。較桃地計畫鳳鳴永久站,可提早6年以上提供大眾運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