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第一大報 報導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政策

 |2021.03.02
1168觀看次
字級
布農族的Panay Kumod帶著芬蘭「赫爾辛基日報」記者回到山上家屋,敘說台灣原住民在大時代變遷下的小人物故事。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芬蘭第一大報「赫爾辛基日報」(Helsingin Sanomat)於2月27日介紹台灣原住民族。帶讀者認識台灣原民的族群認同、語言復振、部落傳統、生態智慧及性別議題。

報導以父母親分別為阿美族及布農族的Panay Kumod故事為背景,從玉里的玉山國家公園停車場穿上黑色雨鞋,一路走到山上的布農家屋。38歲的Panay Kumod沿途訴說高山布農族的傳說,以及她如何決定返鄉尋根,跟家人學習布農傳統文化與山林智慧的故事。生動刻劃台灣社會的變遷與原住民族過去的經歷,娓娓道出原住民族對未來的希望。

報導中提到,有自己的文化與歷史的台灣原住民過去歷經不同政權及不公平對待,但地位已經逐漸改善中。台灣政府投入預算支持原住民族文化復振、推廣族語教學與設立各種保障名額。

報導介紹台灣約有不到60萬原住民,搭配地圖介紹台灣各個原住民族的地理分布,並提及因為台灣原住民族與紐西蘭毛利族的血源與歷史文化關係非常深厚,是南島民族原鄉。Panay Kumod在海邊輕吟阿美族歌,更讓人聯想到北歐原住民薩米族(Sami)的古調吟唱。

赫爾辛基大學政治所博士研究員、泰雅族的高怡安(Wasiq Silan)接受訪問時表示,原住民議題在芬蘭主流媒體中不常見。本次報導用一個小人物的故事,將台灣原住民在大時代的變遷之下所遭遇到的各種重要議題,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芬蘭的讀者。

根據她的觀察,這篇報導吸引了芬蘭讀者的注意,讓更多芬蘭人認識台灣原住民與台灣。高怡安表示,芬蘭與台灣的原住民經歷殖民統治,在現代國家、工業社會的架構下,有許多類似卻又不盡相同的困境,值得相互交流學習。

她指出,報導中點出台灣原住民在同化政策之下面臨的問題,芬蘭的薩米人也正在遭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