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 巧匠妙手生花 火焰淬鍊之美

文╱人間社記者黎維桂 |2021.03.01
2589觀看次
字級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林瑤農作品〈傳承─富貴瓶安〉。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藝師林瑤農創作玻璃藝品。圖╱林瑤農提供
許源榮作品〈仙境之蝴蝶蘭〉系列。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許源榮作品〈榮耀之萬代 相傳〉。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許源榮作品〈生生不息─勤娘子〉。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林瑤農作品 〈海洋生態〉。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許源榮作品〈仙境之蝴蝶蘭〉系列。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林瑤農作品 〈風華再現〉。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林瑤農作品〈花開富貴〉。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林瑤農作品 〈吉祥如意〉。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許源榮作品〈圓融之 苦盡甘來〉。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許源榮作品〈仙境之蝴蝶蘭〉系列。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藝師許源榮創 作情景。 圖╱許源榮提供圖╱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文╱人間社記者黎維桂

日本電影《情書》,讓世人見識到日本小樽的「玻璃藝術之美」。台灣新竹,因為蘊藏製造玻璃原料的矽砂與天然氣,成為台灣玻璃主要產地。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不僅記錄玻璃工藝的歷史,也展出火焰淬鍊後的藝術之美。

位於新竹公園西北方的玻璃工藝博物館,前身是日治時代的新竹州自治會館,原本是招待日本天皇、皇族與高級官員的行館,隨著歷史的變遷與時空轉移,1999年改為玻璃工藝博物館,陳列台灣玻璃工業、玻璃藝術的歷史軌跡。

早年,新竹、苗栗一帶玻璃產業興盛,四處可見玻璃窯,以及拔地而起的高聳煙囪,所生產的玻璃曾為台灣賺進可觀的外匯。不過,台灣第一家玻璃工廠,並不是設在新竹,而是清光緒13年(1887年)在台北萬華創設的玻璃工廠。

1925年,廖啟銘在新竹設立玻璃廠,成為台灣玻璃工業的奠基者。1939年以後,玻璃製造技術不斷改進,成為日後發展的基礎。1940年末期至1960年代,在政府的推動下,台灣玻璃工業蓬勃發展,一度有「耶誕燈泡王國」的美譽。

從傳統玻璃產業

躍升藝品出口國

1960至1970年是台灣玻璃發展進入工藝領域時代,在低成本的優勢下,刺激玻璃工藝進步,市場也從內銷擴大到外銷,躍升為國際玻璃工藝品的重要出口國。

近年來,玻璃工藝在新竹市政府及民間推動下,自1995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1999年玻璃工藝博物館與協會成立後,持續舉辦名家作品展、創作比賽、國際交流等活動,鼓勵更多人投入玻璃工藝領域。

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當期展覽,邀請藝師許源榮展出「玻璃花與漂流木之戀」,以及藝師林瑤農「玻藝頑心」創作聯展。其中,林瑤農是2020年「台灣工藝之家」入選的25名工藝家中,唯一入選的玻璃工藝家。

林瑤農玻藝頑心

融合中西方特色

林瑤農表示,這次「玻藝頑心」展出29件作品。他出身苗栗南庄,從小看到母親自玻璃廠帶回漂亮的玻璃瓶罐,就被深深吸引;中學進入玻璃廠打工,到後來成立工作坊,不斷研發改良玻璃技法,甚至遠赴義大利取經,「玻璃創作」可謂他的生命。

林瑤農指出,他從事的玻璃熔漿熱塑法,是玻璃行業最難製作的技法,他進入玻璃行業40多年,期許玻璃藝術化、生活化,也期望未來能透過教育,讓玻璃工藝深入學校,吸引年輕學子加入玻璃創作,延續台灣百年傳統工藝。

這次展出的作品〈海洋生態〉以烏龜、水母在海中悠游,提醒共生的重要;〈風華再現〉以魚的動態,表達凡事往好處想,成就美好的人生;〈花開富貴〉以牡丹花代表人生富貴。〈傳承系列〉以聚寶盆祝福新年富貴平安。〈牛轉乾坤〉祈求全國牛年行大運,「牛」轉2020低潮,一切平安吉祥。

巧奪天工畫琉璃

千姿百態轉乾坤

新竹玻工館解說員李素仁表示,這兩名藝師都投身玻璃工藝超過40年,他們運用精湛的技法,將作品融入生活美學。其中一人突破傳統,運用複合媒材;另一人結合手工拉製與口吹技法,作品精美。

許源榮說,這次展出他近2年來創作的27件實心雕塑作品。其中〈仙境之蝴蝶蘭〉系列,述說蝴蝶蘭生長在山中的故事,比喻人要從生活中修煉,達到超俗的清靜;〈圓融之苦盡甘來〉表達人生有苦有甘,只要努力,最後必定苦盡甘來。

許源榮指出,〈生生不息─勤娘子〉以火山爆發後,勤娘子(牽牛花)在岩石中挺立,比喻人在困境中能邁開步伐,向前有路;〈榮耀之萬代相傳〉以藍鵲(台灣國寶)、枯木(聳立的玉山)、蘭花(傳承),象徵台灣永續相傳。

他說,國中畢業後,就從雲林到新竹玻璃工廠工作,從此與玻璃結緣。從事玻璃行業46年來,歷經石油危機、經濟不景氣,讓他從中體悟「危機就是轉機」、「轉型才有希望」,於是用心創造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許榮源表示,他創作時,一手握住燃燒的玻璃棒,另一手快速拉出線條,必須靠耐心與意志力,藉由「火的淬鍊」,也體會到「創作必須順乎自然,結合文化與創意,才有美感與生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