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佛光山監寺覺心法師(左)與佛光人,拿到西文版《365日》樣書歡喜閱讀。
圖/人間社記者李瑞來
工程師細心介紹書本印刷流程。圖/人間社記者李瑞來
【人間社記者胡正昊馬德里報導】為讓全世界的民眾都能了解佛法智慧,各地佛光人發起翻譯《獻給旅行者365日》成各種語言,向全球推廣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總監修的著作。國際佛光會馬德里協會經過胡寧、Alfonso Garcia Navacerrada等人翻譯成西班牙語、反復地琢磨與校訂,並與出版商多次會議,這本薈萃眾人心血的文化寶典,將在三月正式發行;此前,常住先將樣書寄給星雲大師,得到大師的肯定與鼓勵。
法師多次進廠關心印刷進度,十九日,再次與A1廣告公司潘曉微、印刷部經理Juan Carlos與工程師Juan Santigo前往工廠,確保印刷品質,當大家看見一本本書籍裝訂成冊,非常感動。潘曉微說,很榮幸參與首部西語版《365日》的印刷出版。Juan Carlos說,這本書的出版是抱著極大熱忱才能成就,透過文字圖片向世界宣說璀璨文化,教化人心,非常有意義,他因為參與製作,閱讀書中內容,感到法喜充滿。
多年弘法碩果
啟發佛性
馬德里佛光山監寺覺心法師表示,感謝過去駐錫西班牙歷任法師的弘法付出,讓當地人漸漸接受佛教,萌發對佛法的渴求,同時常住多次與西班牙多所知名大學、巴塞隆納聖家堂、宗教局等進行「星雲大師各類語言著作」文化交流,對方都表示願意收藏更多佛光山及大師著作,所以大家也發現翻譯西文書籍刻不容緩。
由胡寧、西籍信徒Alfonso共同翻譯的西語版《365日》,在古今人文協助下,從設計、校對、排版、印刷前調色等,經過一整年籌備工作,終於完成三千本首刷,可餽贈給希求大法的南歐佛子。
成書之際,胡寧分享,感謝各方善緣成就,特別是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他帶領英文翻譯工作小組,提前譯出英文版《365日》,降低古詩詞的翻譯難度,給了他與佛陀和四百餘位古聖先賢對話的機會,「能為佛教事業盡棉薄之力,收穫比付出更多」。他認為,書中匯聚八百多篇精采詩文,像鏡子照出內心的瑕疵,也帶來自覺與感動,「很榮幸將這本文化寶典,獻給自己的第二故鄉西班牙,激勵大家在人生旅途中不斷前行」。
Alfonso表示,能協助翻譯實在備感榮焉,雖然任務艱巨,但過程中充滿樂趣與成就感。為了讓西語讀者更能領會文中意趣,他抱持嚴謹態度的同時,也添加創造性的譯法,期待讀者從中找到相應的文字。這些古老或現代的美文佳作,不因為年代隔閡而障礙讀者的閱讀體驗,顯示時空環境的滄桑變幻,並沒有顛覆人類的精神本質。
閱讀敞開心扉
帶來光明
在領到首批樣書後,西班牙佛光山二十日舉辦一場小型讀書會,由覺心法師、馬德里協會理事繆建國、校對Eva Morales、西籍信徒Souhail Benhalla和佛光青年劉一然參與,共讀大師詩作〈佛陀,您在哪裡?〉。
雖然疫情關係,不能廣開法筵,但這種沙龍式的讀書會更能讓大家敞開心扉,各抒己志。法師表示,透過閱讀,了解到佛就在每個人心中,「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繆建國分享,大師不平凡的一生,也成就不平凡的事業,「我們也從中知道,佛不僅僅是外在的佛像,更是內在的真實佛性」。
劉一然談到,每當自己徬徨無措,需要信仰支持時,佛陀就是最堅實的依靠。Eva則坦誠地說,自己還沒找到佛陀在哪裡,但會繼續尋找。Souhail B.表示,佛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中,通過我們行為反觀自照,就能認識到佛陀。繆建國最後總結,這是中西方宗教的最大不同,西方宗教在於追求形象,而東方宗教更注重感受體驗。
雖然意猶未盡的讀書分享會已結束,但《365日》文辭斐然,義理深刻的巨作才剛要開始陪伴更多旅人,在生命長河中探索前進。大眾期待《365日》在疫情嚴峻的當下,能為西班牙人帶來鼓勵與光明,讓人間佛教耕植當地,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