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動人心 當飛彈變提琴 世界變美了

 |2021.02.19
1435觀看次
字級
大提琴家史維拉奇一日用廢棄火箭筒和軍用汽油桶製成的大提琴演奏,這個樂器是雕塑家馬庫拉製作。圖/法新社
大提琴家史維拉奇(黃衣)一日用廢棄火箭筒和軍用汽油桶製成的大提琴演奏,這個樂器是雕塑家馬庫拉製作。圖/法新社
馬庫拉每周都去武器廢棄場尋找可用來製作樂器的零件。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許多藝術家經常透過創意及巧思,將垃圾或廢棄物改造成美麗藝術品,透過藝術來傳遞不同理念,塞爾維亞雕塑家馬庫拉(Nikola Macura)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家,他把昔日摧毀生命的武器製作能奏出美妙音符的樂器,藉此表達對殘酷戰爭的控訴,並期許世界和平。

法新社報導,馬庫拉每個禮拜都會在一個凌亂的武器廢棄場內徘徊尋找樂器。他拿起廢棄的步槍、頭盔與飛彈,在這些退役武器上輕敲、吹氣和拍擊,尋找能帶回工作室變成樂器的零件。

在一個仍承受一九九○年代導致南斯拉夫解體戰爭所留下創傷的地區,四十二歲的馬庫拉正試圖將這些以前用來破壞的工具,轉變成創意的工具。

他成功將火箭筒、軍用汽油桶改裝成大提琴、用Zastava M70步槍及南斯拉夫軍隊頭盔改裝成吉他,以及用突擊步槍彈夾改裝成小提琴和急救箱等等。

目前在塞爾維亞北部的諾維薩德藝術學院擔任助理教授的馬庫拉說:「我們周圍都是槍。我們被如此多的毀滅包圍,以致於我們不再注意它了。」

建立管弦樂隊

邀退伍軍人演奏

自戰爭以來,以幾分錢價格出售退役軍隊裝備的倉庫,已成為塞爾維亞全國各地一種普遍景象,因此有大量材料可供馬庫拉使用。這些廢棄場滿是銷毀的槍支、炸彈、防毒面具、戰鬥車輛及雷達,甚至是大塊的戰機殘骸。

馬庫拉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管弦樂隊,在區域內巡迴演奏,其中一些演奏者請退伍軍人來擔任,「我的目的是給那些參與戰爭的人一個機會,利用自己用來發動戰爭的武器來創作音樂」。

馬庫拉已招募到退伍軍人薩洛維奇,這位視覺藝術家喜歡用步槍和頭盔製成的吉他來演奏音樂。馬庫拉笑說,下個計畫是將一輛坦克變成五個音樂家的打擊樂器,他還打算把它漆成粉紅色,「用一輛坦克製作一個樂器?這跟用步槍製作樂器一樣。怎會不可能」。

把槍枝變鐵鍬

武器也能變善良

墨西哥藝術家佩德羅.雷耶斯(Pedro Reyes),為折磨他的國家和世界的不公正、暴力感到困擾,因此收集報廢武器,將它們破壞後加以重整成別具特色的系列樂器,例如爵士鼓、吉他等。

雷耶斯曾在二○○七年,到墨西哥最大暴力城市之一的主要毒品販運中心古拉坎,發起一場運動,要求居民捐贈武器,然後將其熔化並製成鐵鍬種植樹木;最後收到一千五百二十七支槍,對其進行處理,製成用來種植相同數量樹木的鐵鍬。

他認為,武器是製造出悲劇的工具,所以將其轉變為善良的武器,提醒世人認識這些既不好也不壞的技術,「這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它們。因此,歸根結柢,是我們需要改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