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抗癌廚房 18年不熄火 |2021.02.20 語音朗讀 21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與江西省腫瘤醫院一牆之隔的小巷,提供病患家屬借爐炒菜。圖/取自網路 萬佐成(左)和熊庚香(右)夫妻,因緣際會開辦「抗癌廚房」。圖/取自網路 「抗癌廚房」裡,病患家屬一同做菜。 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每天中午,與大陸江西省腫瘤醫院一牆之隔的小巷子裡,總會擠滿做飯煮菜的人。切菜聲、炒菜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與升騰的油煙營造出獨特的氣氛,大家稱這裡為「抗癌廚房」,做飯的,都是腫瘤醫院的病人和病人家屬,他們來自江西省各地,有的從區縣轉到省城接受更好的治療,有的是在北京、上海治療後回到江西。他們互不相識,卻在這裡共度最艱難的階段。年近七十歲的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妻倆,一次因緣際會之下開辦了這「抗癌廚房」,提供病人家屬炒菜,而且只收一元人民幣(約新台幣四元)。十八年來,萬佐成天天凌晨四時起床備好爐火,日復一日、過年也不打烊,他們的故事打動無數人。在獲頒「感動中國二○二○年度人物」後,夫婦甚至因為擔心離開時家屬沒法做飯,放棄到北京領獎。萬佐成夫妻原本在腫瘤醫院附近的小巷裡賣油條,二○○三年的某一天,一對夫婦帶著患病的孩子來到攤位前,小心翼翼地詢問,賣完早餐後能否將爐灶借給他們用?「孩子想吃媽媽做的飯」,萬佐成夫婦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維持基本開支炒菜只收一元腫瘤醫院附近有個地方可以炒菜的消息於是漸漸傳開。起初,每天有約十幾名病患家屬向夫妻倆借爐子炒菜,隨後增加到幾十甚至上百人。常去做飯的病人家屬過意不去,表示要付錢,夫婦倆為讓他們安心,且為維持基本的水費與煤氣開支,炒一盤菜收五角錢(約新台幣二元),到二○一六年才漲到一元。萬佐成與熊庚香夫妻多年來免費提供炊具與調味料,每一年約有一萬多人到這裡做飯。這間「廚房」是一個小巷,三十多個煤爐排在兩邊,二十多個炒菜鍋在一旁,每一天夫妻倆都要用掉一百多個蜂窩煤球與二十多元人民幣(約新台幣八十元)的水費,維持廚房運作。一名病患家屬邵慧慧在「抗癌廚房」附近租了一間房,每天一早都會到廚房報到,讓罹患肺癌的能飽足一餐。邵慧慧說:「醫院裡有食堂,但比自己做飯貴,爸爸也不喜歡吃。」還有二年以來在廚房為妻子做飯的鄒大哥,從前不會做菜,但在萬佐成夫婦與病友的幫助下,經過二年磨鍊,他已成為廚房裡的「廚神」,經常指導新加入的病友。他為了省時間,每天上午都會在廚房把全天的飯菜都做好,希望老婆每天能吃得好、心情好,病情才會好轉。這些病友家屬燒的菜色都十分家常,炒青菜、番茄炒蛋等菜色,卻寄託了親情之愛。萬佐成曾說,讓病人吃好,家屬的遺憾就會少一點。二○一九年下半年,夫妻倆將經營十來多年的油條攤收掉,但「抗癌廚房」仍繼續營運,他們一整天都在廚房忙碌,沒空回到子女身邊含飴弄孫。見證生離死別因助人而充實萬佐成說:「相比這些癌症家庭,我們是幸運的,能夠幫助到大家,也感到充實。」來到「抗癌廚房」的病患家屬眾多,夫妻倆沒法一一記下來做飯的病人家屬名字,但是這些家屬感念萬佐成與熊庚香夫妻的付出,他們會將電話號碼寫在牆上,邀請夫妻日後來作客。油煙薰得發黃的一面牆,寫上密密麻麻的電話號碼。十八年來,夫妻見證數以萬計的生離死別,如同熊庚香說,「吃飽飯,才能好好活下去」。 前一篇文章 音符動人心 當飛彈變提琴 世界變美了 下一篇文章 毅力號登陸火星 傳回地面照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3【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4漢光演習7月9日登場 3階段演練2025.06.2705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合作北大 香港人文教育中心成立北京大學簽2025.06.2708叢林學院弘法佈教賽 學子獅子吼嘹亮2025.06.2709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10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重症兒夏營 療癒從歡笑開始創意魔髮 巴黎鐵塔躍頭頂 3D列印希望 動物迎向新生70歲足球英雄 照亮貧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