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接觸時代 翻轉工作模式

 |2021.02.11
1896觀看次
字級
溝通專家關家莉表示,「溝通」 是職場「競爭力」的關鍵元素。 圖/關家莉提供
王星威認為,隨著世界各國受到 疫情影響,將進入「零接觸時代」。 圖/王星威提供
財經作家郭莉芳建議,上班族可善用136法則進行理財。圖/郭莉芳提供

2020年新冠疫情,為全球各行各業帶來衝擊和改變,展望2021年疫情百變時代,上班族該如何因應變局開啟新的工作模式?收入縮水的百姓又該如何理財保本?且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工作篇

中華民國全球職涯發展協會理事長、專長為職涯發展與生命設計的王星威認為,隨著疫情影響,全球將進入「零接觸時代」,未來將有更多產業及領域「遠端化」、「雲端化」,員工也會被要求需具備遠端工作能力。

可想而知,這將造就「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產業興衰變化。舉例而言,航空貨運與海運等產業因疫情而崛起,而觀光及商務旅行則會衰微,因此王星威特別提出「韌性思惟」的觀點,上班族若不想被疫情浪潮所淘汰,就要趁機培養遠距協作能力及雲端作業能力。

遠距工作跨國協作
事實上,去年疫情期間,不僅是Facebook、Google、Amazon、Twitter、Microsoft、Dell、Apple、IBM、Lenovo等國際科技公司,宣布員工可「在家工作」,甚至連TOYOTA、環保節能等傳產或非科技產業,也改採遠距辦公模式。

這意味著遠端會議與遠端協作機率倍增,大大提升雲端化的知識跟訊息相互流動,像是近期吹起的Podcast 收聽風潮,造就百家爭鳴的節目內容與廣大聽眾,正是善用遠端與雲端能力的好例子。

再以時裝業為例,未來可能由位於巴黎的設計師負責服裝樣式,交由台灣團隊進行打樣,再由身處越南的裁縫師來負責裁製服裝,讓各團隊間即使身處異地,也一樣能藉由遠距工作與雲端協作,攜手完成作品。

再以餐飲業為例,餐廳可能因疫情影響而導致顧客門可羅雀,但若能將烹調過程錄製成影片放上雲端網路,就有機會帶動網路商機,或藉此變身美食作家,化職涯危機為轉機。 

溝通能力實質加值
王威星說,零接觸時代讓數位化及人工智慧等科技更加大行其道,因此對於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建議要與時俱進,及早具備使用新興科技的能力,才能讓自己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學經歷豐富且跨社工、媒體傳播、公共事務、學術等界的溝通專家關家莉則認為,「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在各種基本能力的準備上,溝通能力是不論從事各行各業,都可以實質加分的能力。

關家莉說,面對疫情與變局,新的一年不論是對企業或員工,「變動」與「競爭」乃組織常態。其中的「變動」因素,外部來自新冠疫情改變產業生態及工作的方式;內部則可能因為企業轉型、併購、新領導者上任、新產品上市等因素,造成組織及工作模式變動。

關家莉認為,不論各行各業,「競爭」是持續不變的「現在進行式」,而要提升競爭力,除了對市場確實掌握,專業知識、技能不斷突破外,溝通也是競爭力中的關鍵元素。除了表達能力及解讀語意的能力,鑑於線上會議、跨國會議機率大增,多國語文能力將成為重要的溝通工具。

理財篇
具備風險意識 理財先理心

「沒有花掉的錢,才叫做存款。」從上班族成為財富自由的溝通專家關家莉表示,很多上班族花錢如流水,都是因為不懂得未雨綢繆,想花就花,因而成為存不了錢的「月光族」。而她從成為社會新鮮人開始,就強迫自己每月省下1/3薪水當存款。

小資族節流勝開源

這目標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天方夜譚」,但對30幾年前的關家莉來說,卻是最基本的「理財」方式。「上班族進入職場的第一個10年,在無法廣闢財源的情況下,『節流』比『開源』更重要。」

關家莉認為,即便無法存1/3,也可以存1/10,或每月存3000元開始,第二年收入增加再多存2000元,再慢慢朝向1/5或1/3的定存目標前進。若每月連3000元存款都擠不出的人,則建議透過「記帳」來撙節不必要的開銷。

關家莉指出,「入不敷出」與「寅吃卯糧」都是上班族的大忌,靠舉債維生更可能陷入惡性循環,甚或淪為「卡奴」。即便每月實領只有3萬元,若能透過記帳的「防呆機制」,提醒自己「把錢花在刀口上」,必可避免不理性的衝動消費。

若想不靠工作薪資,提早退休、邁向「財富自由」,就需要理財兼顧投資,而投資前一定要做足功課,才能將風險降至最低。如了解投資工具包括銀行定存、外幣買賣、儲蓄險、基金、股票、房地產等。「社會新鮮人除了買儲蓄險,基金與股票的投資金額門檻相對較低,但也要手邊有『閒錢』再投資,才不會動搖軍心、賠了老本。」   

善用法則進行理財

《終結零存款:上班族這樣存,不靠老闆照樣年年加薪》一書作者郭莉芳,建議小資族、北漂族,善用「136法則」進行理財,一段時日後,將可大大改善經濟現狀。

 郭莉芳建議,可將收入1成用於保險,作為生病或發生意外時的保障;3成用來理財投資、6成則作為日常生活支出。「正確的儲蓄公式,是以收入減去儲蓄,才是日常支出。」

郭莉芳坦言曾是花錢不手軟的月光族,直到痛定思痛,才好好存錢。也建議,投資前應存妥3到6個月生活費當「緊急預備金」,接著多充實理財知識,培養聰明的「理財腦」。「理財不是先思考賺多少錢,而是想辦法把錢存下來 ,透過理財工具強迫自己『鎖錢』。」

規畫未來兼愛三代

再者,未來是一個與病毒共存的新世界,因此提高風險意識、審視自身保單是首要之務,郭莉芳建議可購買兩家不同公司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做為雙重保障。另個理財思惟則是「以不變應萬變」,抓緊自身的理財中心思想,思考對自己最有利的投資方式,並設好停利停損點,才不會心情起伏不定。

對於較保守的上班族,則可先從台灣ETF(股票型指數基金)入手投資,以ETF0050為例,平均年化報酬率約有8%,可藉由長期的「定期定額」獲得穩健報酬。郭莉芳說,將年終獎金投入理財標的,不管是買ETF還是基金、外幣投資皆可,新手投資,不建議買個股,以免風險過高。

而對工作10年以上的上班族來說,一樣可採取定期定額理財方式,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更要具備「存一筆錢給未來自己」的觀念, 以備不時之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