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恐200人死 暖化 冰河消融釀洪暴

 |2021.02.09
1506觀看次
字級
冰河會隨著降雪和融雪消長甚至崩落,為下游帶來洪災。圖為登山客在珠峰大本營附近昆布冰河旁紮營。圖/美聯社
喜馬拉雅冰河異常消融,造成洪暴,沖毀印度水壩。圖/法新社
一名男子被印藏邊界警察部隊救出後,慶幸地高舉雙手。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喜馬拉雅冰河今年冬季異常消融,導致印度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七日發生洪暴,沖毀水壩、橋梁和道路,造成至少十四人死亡、約一百七十人失蹤。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造成。

北阿坎德邦傑莫利縣(Chamoli)塔波萬區(Tapovan)喬斯希馬特鎮(Joshimath)一帶冰河七日異常消融,造成洪暴。

當地居民告訴電視台:「水流經之處掀起漫天煙塵,地面像地震一樣晃動。」當地人分享的影像顯示,大水沖走水壩的一部分,以及沿途其他東西。洪水迫使下游村莊居民撤離。

洪水沖走里希根加河(Rishiganga)小型水力發電廠工程,並沖毀更下游、規模較大的水力發電廠工程。失蹤人員多為在這兩處地點工作的工人。北阿坎德邦政府在深山開發許多工程,作為推動發展的一環。

搜救聚焦一處隧道

數以百計軍方人員八日至災區,協助找出失蹤人員。官員八日表示,已證實至少十四人死亡,一百七十名工人失蹤。搜救人員已救出十五人。救援人員研判,以當時的狀況,失蹤工人可能都已不幸喪生。

救援人員將搜救重點放在一條據信有工人受困其中、二點五公里長的隧道。印藏邊界警察部隊(ITBP)八日表示,隧道內據信有三十到三十五名工人,搜救人員試圖挖出開口進入其中。另一名官員表示,截至八日尚未和隧道內人員有任何語音聯繫。

由於正值寒冷冬季,為何冰河會異常消融引發洪暴,引起各界關注。

瓦迪亞喜馬拉雅地質研究所科學家梅塔(Manish Mehta)指出,這是異常現象。

冬季融冰並不尋常

通常在冬季,當地的冰河應保持在堅硬的結凍狀態,冰川湖冰壁也因結凍而被牢牢固定;在這個季節的洪水,通常是由雪崩或坍方引起,但這次似乎不是如此。

梅塔領導的一項年度研究計畫,發現里希根加河上游八條冰河少了百分之十的冰量,是三年來最低;整個冰河面積從一九八○年的二百四十三平方公里,減少到二○一七年的二百一十七平方公里,其中以北南達戴維冰河(Uttari Nanda Devi)的冰量減少最多,減少百分之七點七。里希根加河是北南達戴維冰河等八條冰河的匯流處,也是七日發生洪暴的地點。

梅塔說,喜馬拉雅地區的冰河退縮,似乎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快;研究團隊繪製了里希根加河上游冰河及南達戴維(Nanda Devi)地區的冰河範圍和動態變化圖,發現多數冰河都在萎縮。

梅塔認為,在一九九○年代中期以來氣候暖化的背景下,冰河的加速消融,可能與全球氣溫升高有關。

北阿坎德邦太空應用研究中心主任畢許特(MPS Bisht)表示,根據該中心和印度理工學院堪坡分校、HNB加沃大學合作的研究,在一九八○到二○一七年之間,當地冰河平衡線的高度在海拔五千二百到五千七百公尺間,波動很大;若在冰河平衡線以上,冰河冰雪累積速度大於消融速度;若在冰河平衡線以下,冰河冰雪消融速度大於累積速度,冰河就會萎縮。

靠近喜馬拉雅山的北阿坎德邦容易發生暴洪和山崩;二○一三年六月創紀錄的降雨導致毀滅性洪水,奪走近六千人性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