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數十支手機的「寶可夢阿伯」陳三元,昨花了至少十五分鐘才將手機上的國家級警報全關閉。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昨天凌晨一時三十六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一地震,國家級警報半夜連發,許多縣市民眾收到十多次通知,直呼「警報比地震恐怖」,但其實昨僅苗栗、宜蘭達發布警報的四級震度標準,中央氣象局表示,因設定出現誤差導致警報連發,未來將妥善修正。
昨地震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東方八十五點一公里,深度一百一十二公里;許多民眾睡夢中沒被地震搖醒,是被國家警報吵醒,不少人收到十三、十四次警報,甚至超過二十次,民眾驚嚇說「以為等等會有大地震,根本不敢睡」。家住新北土城的「寶可夢阿伯」陳三元將七十二支手機架在腳踏車上,他花了至少十五分鐘才將手機警報全關掉,網友笑稱他是這次國家警報最大「受害者」。
氣象局表示,此次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下造成的隱沒帶型地震,未來三天可能有規模四以上地震發生,但應不會太頻繁,也不會持續太久。
至於為何警報發布十多則,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國家警報過去只有一套發布系統,上月新增為三套,三套系統在參數計算上不一定有相同結果,造成昨三套都發布警報,且每一套可能都發布三、四次以上。
系統運作邏輯是第一報發出後,第二報計算結果若規模跟上一報相差零點五以上,或震央位置相差二十公里以上,就會再次自動發布修正報告;因這次地震又深又遠難計算,系統不斷調整且達到重新發布警報的門檻,第一報原本說在淺層,一直到第四報都還在修改震源、震央位置及規模。陳國昌指出,未來會妥善處理,只要透過修改設定,就不會讓相同狀況再發生。
目前國家警報設定是台北震度三級、其餘地方震度四級以上才會收到警報,昨天地震實際上僅苗栗、宜蘭震度達四級,台北也只有二級,但許多縣市民眾都收到警報。氣象局說,「預估」達到標準就會發布,平常誤差約為正負一,而此次地震又遠又深,誤差達正負二以上。
規模5以上地震
有發生頻繁趨勢
昨地震是今年第五個規模五以上地震,氣象局表示,從去年到今年,大規模地震確實有發生較為頻繁的趨勢,後續發展還要觀察。
陳國昌說,地震無法預測,但可從趨勢觀察,去年有人說地震偏少、應注意能量釋放可能沒有完全,但事實上規模五至六地震的長期平均值為每年十八次,去年就發生二十五次,規模六以上地震長期平均值為每年二點三次,去年也有四次。他指出,目前無確切說法可證明能量釋放未完全的說法。
陳國昌說,今年較多隱沒帶地震,雖然規模大,但若深度很深,民眾不用太過緊張,怕的是在沿海或陸地偏淺位置發生大規模地震,較可能對陸地或都會區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