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恐龍 能利用尾巴釣魚

文/鄭可安(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教育系四年級) |2021.02.01
1044觀看次
字級
恐龍一直都是考古學熱門的研究題材,在古老地層中總是不乏這些中生代霸主留下的生活痕跡,恐龍的樣貌形形色色,就算到了現在,也還沒辦法確定究竟有多少種恐龍曾存在於世上。圖/米各

文/鄭可安(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教育系四年級)

恐龍一直都是考古學熱門的研究題材,在古老地層中總是不乏這些中生代霸主留下的生活痕跡,恐龍的樣貌形形色色,就算到了現在,也還沒辦法確定究竟有多少種恐龍曾存在於世上。

在過去,考古學家挖掘到恐龍遺骸以後,只能根據被保留下來的骨骼,嘗試拼湊出牠們原本模樣。不過,自從近代復原技術崛起,科學家可以藉由骨骼邊緣留下的少量鱗片、組織,進一步的去分析骨骼外的特徵。

尾鱗具感覺器官

澳洲的菲爾.貝爾(Phil Bell)博士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中刊登了一篇文章:他的研究團隊從一隻被保存完整的年幼獸腳亞目恐龍身上,發現少許的皮膚和鱗片。特別的是,牠尾巴側面鱗片的排列方式,似乎和其他的恐龍有些不同,而且,鱗片中心的小圓點,有著像是感覺受器的構造,如果以現存生物來比擬,有點類似於鱷魚側腹鱗片上的受器。

這樣的相似處代表什麼呢?同學們都知道鱷魚是變溫動物,所以皮膚上的受器可以很快的讓鱷魚察覺到周遭環境的變化。當氣溫過低時,鱷魚會出來晒太陽,讓牠在體溫升高後能正常活動;相對的,當天氣炎熱時,鱷魚會泡在水中消暑;同樣道理,尾巴上具有受器的獸腳亞目恐龍,也許同樣是依賴尾巴進行環境監測,或是用它來協助捕食獵物。

研究人員推測,如果獸腳亞目恐龍是鱷魚的先祖,那麼,在數千萬年前的地球,也許聰明的牠正將尾巴泡入水面,一邊悠哉趴在陸地上晒著太陽,一邊默默等待水下獵物。一旦獵物前來擾動尾巴上的受器,屆時恐龍將給予其致命的一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