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不管廢棄物 巴爾幹半島河流 漂浮垃圾島

 |2021.01.29
1418觀看次
字級
廢棄物漂浮在塞爾維亞西南部的波派科湖中,一名漁民正在清除塑膠瓶。圖/美聯社
廢棄物漂浮在塞爾維亞西南部的波派科湖中,一名漁民正在清除塑膠瓶。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塞爾維亞西部的波派科湖曾是風景如畫的釣魚勝地,被綿延的山丘和農舍圍繞,但波派科湖近來塞滿水庫沖刷而來的大量垃圾,氣味使遊客厭惡,凸顯巴爾幹半島的垃圾危機。法新社報導,巴爾幹半島各國廢棄物管理普遍不佳,原因是預算不高,基礎設施老舊和官員及大眾認為不要緊。

三十四歲居民米約維奇站在湖邊嘆道:「風景好醜。」波派科湖裡共有八千立方公尺的寶特瓶、保麗龍等垃圾,與樹枝和泥巴凍結在一起。米約維奇表示:「我有七個小孩,可惜沒法帶他們來釣魚,夏天也不能來湖邊避暑。」

巴爾幹半島西部是歐洲一些河流的發源地,有大片原始自然區域,但廢棄物管理失當,危及環境和公共衛生。本月稍早大雨氾濫成災,洪水將路邊垃圾等非法丟棄的廢棄物沖進河流,凸顯長久以來的問題。

8 千立方公尺垃圾

匯聚大壩

垃圾累積在水力發電大壩,如利姆河的水庫波派科湖和波士尼亞東部德里納河大壩。

其中德里納河大壩的廢棄物包括電視機和美式足球等各種物品,並匯聚成垃圾島。發電廠工作人員波波維克表示,「我們無法根除問題,只能治標,我們甚至看過推土機直接將垃圾推進河裡」,大壩每年約累積八千立方公尺垃圾。

巴爾幹地區多數國家幾乎不回收垃圾,而在鄉間道路和城鎮近郊,非法垃圾場很常見。

在北馬其頓,秀麗的山景常被纏在樹枝上的塑膠袋或路邊堆放的垃圾破壞,這些垃圾包括建築材料、廢棄沙發和洗衣機。非法垃圾場也環繞首都史高比耶。

出了史高比耶,往西北方五公里,就是堆滿浴缸、紡織品、塑膠包裝和汽車零件的荒地。史高比耶東方瓦爾達里斯特地區,是個十七公頃的非法垃圾場,距離城市邊緣不到一公里。垃圾場燃燒垃圾導致史高比耶的霧霾更嚴重,當地人燃燒電纜等物品以提取銅出售時,也會產生毒煙。

塞爾維亞有更高比率的人口享有收垃圾服務,但垃圾分類不確實使垃圾掩埋場成為危險地點。非政府組織「環境保護工程師」負責人耶茲迪米羅維奇說,塞爾維亞垃圾場的「重金屬等汙染物質直接釋放到環境、水和空氣中,威脅我們的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