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文/妙樂法師 |2021.01.24
2055觀看次
字級
妙樂法師 圖/人間社

文/妙樂法師

一首好詩、一壺好茶、一對壁人、一幅好畫……這些關於「好」的形容,除文字本身的溝通、記錄功能外,亦顯示人們對善美的追求,體現人生歷久彌新的精神價值。是以帝王夙夜匪懈,而成明君;師者誨人不倦,為杏壇之光;醫者視病如親,猶華佗在世。

如何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需採取何進路及方法?曾任蘋果、微軟、Google頂尖科技公司全球副總裁等重要職務的李開復,為兩岸青年提出以正確價值觀為核心的「成功同心圓」概念,輔以積極、同理心、自信等六項人生態度,以及追尋理想、發現興趣、有效執行、努力學習、人際交流等六種行為方式,做為同心圓各層次的內容,讓青年得以選擇,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對於社會的成功價值觀進路,是否有其他方式可做到最好的自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出的建議如下:

一、要從善如流:做人要做好自己,一定不能自以為是,執著自大,應該從善如流,凡事擇其善者而從之,如不善者應改之。要豐富自己的無形財富,如為人服務、勤勞、有誠信等,做任何事情都要忍耐、心甘情願;凡事從善如流,隨因緣而作、隨歡喜而為。現在所謂自由民主時代,更應該順應民意,隨順大眾;眾人所善者善之,眾人所惡者惡之。但是如果眾人不善,為了做好自己,也要有道德勇氣。

二、要與人為善:做好自己不是自己有才、有能就算數,做好自己要「與人為善」,如佛光山的信條「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就是與人為善。此外,諸如辦教育,提升社會素質;共修活動,加強人心的淨化,這都是與人為善。大家身處多災多難的世紀,凡事要懂得往好處去想,學習吃虧、忍耐、與人為善,慢慢培養自己的清淨心、忍耐力與般若智。社會一旦獲得改善、淨化,我們生活其間,自然就能與眾共享其樂。

三、要慈悲處眾:所謂做好自己,即自己要有德行、要有慈心,要能悲天憫人,不可以用權勢、計較跟人相處,最好在處人時,以慈悲為原則。但是慈悲並不是佛教徒的專利,人間有了慈悲的光明,世界才能充滿溫暖的希望;慈悲是一切眾生共有的財富。所謂「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你能對人「拔苦與樂」,他人怎會不歡迎你呢?

四、要進退有禮:何謂禮?禮者,履也、體也。實踐謂之履,亦即人生行為的法則;立本謂之體,乃民族、國家、人群的秩序。禮,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要素,亦為中國文明特有的人文內涵與形式。現在的人,不受人歡迎,往往都是因為欠缺禮貌。跟人拜訪,事先不知會,做了不速之客;跟人講話,不懂簡單明暸,一再重複,囉嗦冗長,讓人聽了厭煩。所以,人從出生以後,要有家教,走入社會就有社教;家教、社教好的人,所謂「進退有禮」,自能獲得別人的好感。

五、要聰明靈巧:如何學習靈巧呢?首先,當你接觸外境,遇到外緣的時候,要能「快速反應」;當你從事工作,接受任務時,必須「勤勞主動」。遇有人際往來的活動時,你要「熱心參與」;你對別人說話,必須「簡潔扼要」,並在適當的時機展現「幽默機智」。處在團體人群之中,要能「風儀瀟灑」、「熱情洋溢」;對於社會公益,要「熱心參與」;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思想清明」;如果對長輩、上司有所諮詢,必須「答問機智」。跟人相處,眼看耳聽,隨時要懂得情況,明白該說什麼、該做什麼,表現都很聰明靈巧,自然受人歡迎。

六、要行儀端莊:所謂「行儀」,就是指在行立坐臥上所表現的言語動作是否威儀有禮,行止進退之間是否得體有分。過去禪門裡,揚眉瞬目都有教育,吃飯睡覺都有佛法,因為久經修行的歷練,一舉手,一投足,都合乎美的威儀,所以衣食住行是佛法,行立坐臥是佛法。我們的行為,要能莊重,該說的時候說,該做的時候做,講話音量不宜太過大聲,行為不可太過狂野,所謂行儀莊重,動止安詳,才能從容處世。

七、要明理善良:人,因為立場不同,看法不同,道理也就不同,明理是做人的先決條件。一個人要讓人對你有好感,必須讓人覺得你很明理、很善良,自能贏得好人緣。所以做人寧可以沒有智慧、學問,但不能不明理。世間上寧可無財無勢,但不能不善良,要有善良的語言、行為、容顏、事業、心念及規範。明理善良的人,才是做好最好的自己。

八、要積極樂觀:樂觀不是自我的享受,是積極進取的利人。樂觀的人,永遠為自己「比下有餘」而慶幸;悲觀的人,永遠為自己「比上不足」而遺憾。樂觀如明燈,照亮希望的前程;消極如毒品,腐蝕健康的心靈。樂觀進取,才能面對喜悅的人生,才能活出希望與信心。每天生活要積極,要不斷求進步;每天心情要保持樂觀開朗,不可以愁眉苦臉,讓人見了心煩。積極進步的人,前途才有所為;樂觀開朗的人,才容易與人相處。所以要把自己做好,積極樂觀不能少。

西方哲學家柏拉圖說:真、善、美來自天上。意謂人間的真善美,來自上天真善美的流露,認為天上的真善美是為永恆,人間的真善美皆如流光瞬息。因此,應當發願做最好的自己,建立真善美的人間淨土,這是大師給大眾的期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