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寒暖暖包 成環保難題 |2021.01.18 語音下載 881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民眾多數將暖暖包直接丟棄,但它屬於「不可燃廢棄物」,若進入焚化爐恐增加戴奧辛產生的風險。圖/資料照片 民眾多數將暖暖包直接丟棄,但它屬於「不可燃廢棄物」,若進入焚化爐恐增加戴奧辛產生的風險。圖/資料照片 市售貼式暖暖包外包裝除了有警語,也可看出含鐵、吸水樹脂等成分,該不該回收成難題。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寒流一波接一波,引發「暖暖包之亂」,除了賣場、藥局等通路大缺貨,也出現回收難題;民眾多數都將暖暖包直接丟棄,進入垃圾蒐集系統,殊不知它屬於「不可燃廢棄物」,進入焚化爐不僅增加戴奧辛產生的風險,也可能縮短焚化爐壽命,環保署卻束手無策。用過的暖暖包該怎麼丟?多數人直覺要丟到垃圾桶,交由垃圾車載到焚化爐燃燒,事實上,市售暖暖包的包裝上清楚寫著「丟棄時,請以不可燃廢棄物處理」,但國內垃圾處理只分資源物和廢棄物兩種,不是以「可燃、不可燃」分類,暖暖包到底要回收還是丟棄,困惑不少民眾。雲林縣環保局解釋暖暖包的主要成分,包含鐵粉、活性碳、蛭石、食鹽、吸水性樹脂,有些還會加入竹炭,整體而言,暖暖包屬複合性材料;其中,蛭石是天然礦物質,與活性碳、鐵常見於自然環境中,對環境沒什麼負面影響,關鍵出在催化鐵粉加速氧化發熱的「食鹽」。地方建議 設專門回收桶環保局表示,食鹽主成分是氯化鈉,若進入焚化爐,經解離、焚燒後會產生氯,易與苯結合成為致癌物戴奧辛,鹽分也會減短焚化爐的壽命,尤其大量暖暖包集中丟進焚化爐燒,「爐子恐怕會受不了」。這個冬天寒流頻頻造訪,暖暖包使用量大增。雲林縣環保局表示,暖暖包、蒸氣眼罩等發熱產品不適合交給垃圾車,擔心發熱材質讓可燃垃圾增溫,包含資源回收車若有易燃資收物,暖暖包有助燃風險,若進到垃圾掩埋場,也有可能引發沼氣起火。雲林縣環保局建議,考量氣候變遷,未來冬天使用暖暖包數量可能增加,各鄉鎮市公所在資源回收車上應另設桶子收集,先水洗去除鹽分再掩埋,避免暖暖包直接進入焚化爐,但工序很麻煩。台北市環保局表示,鹽分對焚化爐確實有傷害,但只要不集中大量處理暖暖包,風險還在可控範圍內。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祕書魏文宜說,現在暖暖包沒有回收機制,都當作一般廢棄物,由垃圾車蒐集清運,再進焚化爐處理;暖暖包會造成哪些環境問題,目前意見不一致,環保署會找專家來討論界定清楚,再看下一步怎麼做。魏文宜說,資源回收最關鍵的是要有經濟規模,暖暖包內含的鐵粉比率低,加上台灣不像日本寒冷的天數多,暖暖包需求不會很大,回收商評估回收鐵粉無利可圖,沒人願意回收。填棒球場 專家認為不妥另有公益團體募集用過的暖暖包填補棒球場坑洞、養草皮,引起熱烈回響,貼文超過七千人分享,許多網友留言支持,或將用過的暖暖包裝箱寄出。雲林縣環保局對此做法有疑慮,指樹脂是高分子塑膠,不易自然分解,「實在不鼓勵這麼做」。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郭昭吟也說「不太妥」,環保署應建立回收機制,多宣導正確的處置方式。 前一篇文章 疾病大流行 改變建築設計思惟 後疫情時代 大通鋪辦公Out! 下一篇文章 省水2招 農作滴灌節水8成 滯洪池兼灌溉 熱門新聞 01德國獲獎動畫片《pollo》 透視雞的悲慘一生2021.02.2202社論--從恢復兩岸小三通做起2021.02.2103【星雲大師如是說】念力增上2021.02.2404192公斤「世界最胖男孩」 運動、飲食控制減109公斤2021.02.2305比爾蓋茲呼籲:先進國家應減少吃肉 減緩地球暖化2021.02.2206保健食品聰明吃 醫師揭3大NG行為別再犯2021.02.2207游阿品 人間 菩薩行2021.02.2308失聰視野只剩8公分 她的畫滿滿對世界的感謝2021.02.2509 最美鴨子「翹鼻麻鴨」 現身高屏溪口鳥友圍觀2021.02.2210「紅棗」花與果2021.02.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影音/跋山涉水走3天 部落學童尋根旅燈會疫外延期 損2億商機全球施打疫苗 國際旅遊復甦? 恐再苦3年鎖國政策鬆綁 3月起解封無人車站 6蛙等車全球6大火星點 疫後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