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下雪 台灣4成珊瑚白化 史上最大規模

 |2021.01.13
1879觀看次
字級
去年八月小琉球珊瑚白化情形。圖/蘇淮提供
東吉嶼桌形軸孔珊瑚在二○一五年的紀錄,當時還是健康狀態。圖/蘇淮提供
全台2萬8250株珊瑚大調查

【本報台北訊】中研院研究團隊昨發布調查指出,二○二○年台灣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小琉球最嚴重,其次為東北角及墾丁,東北角珊瑚更是有紀錄以來首度白化,研究團隊分析,去年夏天沒有颱風帶來降溫效應,珊瑚受高度熱壓力衝擊,「像煮水餃一直滾」,判斷全台有三至四成珊瑚可能因此死亡。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去年七至九月帶領「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團隊,到全台六十二個樣點做一百一十一次水肺潛水、調查兩萬八千二百五十株珊瑚,發現五成二珊瑚受到不同程度的熱壓力,其中三成一屬於白化等級當中最嚴重的四至六級,即便未來水溫降低也會死亡,小琉球最嚴重,將損失五成五珊瑚,其次為東北角及墾丁將損失三成,澎湖及綠島約損失兩成。

報復性旅遊 潛水人數變多

陳昭倫指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發生最大規模的珊瑚白化,過去歷史紀錄,珊瑚大白化約二十至三十年發生一次,後來縮短為十年,現在「有機會年年發生」,雖無法預設今年會不會繼續白化,但珊瑚已生病,「熱水再來更容易生病」,若連續發生就沒有足夠時間休養,珊瑚大白化將減少物種多樣性,漁業也會受相當大衝擊。

陳昭倫說,全球正在進行拯救珊瑚行動,國外研究當全球平均溫度增高一點五度以上,幾乎所有珊瑚都會消失,但增溫若能控制在一點五度以內可緩和一至三成,因此全球必須加速減碳,包括各國正在倡議的二○五○年淨零碳排,台灣也應採取氣候緊急行動、正視減碳工作,才能留住珊瑚礁;此外,去年因疫情出現報復性旅遊,潛水人數變多,有必要深思珊瑚礁能否承受如此大的負荷。

海洋玩家潛水中心執行長李世明表示,去年七月第一次聽說台灣珊瑚大白化,八月從澎湖東、西吉嶼開始記錄,驚覺過去生態豐富又漂亮的珊瑚礁整個白化,「一片蒼白,像在海裡面下雪」,他還在水下深度二至四公尺處看到潛水電腦表顯示海溫高達三十四度,當時心想「慘了」,且整個東、西吉嶼沿岸水下深度四至二十公尺海溫也有二十九至三十三度。

看了很無力 只能攝影記錄

李世明說,東吉嶼的白化可能先從淺層珊瑚礁開始,現在許多表孔、軸孔珊瑚礁已被藻類覆蓋,「美麗的珊瑚花園滿目瘡痍、千瘡百孔,漂亮的東西一直在消失」。

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蘇淮說,去年六月前小琉球放眼望去大部分珊瑚都很健康,七月下水就看到零星白化,本以為跟往年一樣,夏天水溫到三十度會有少數珊瑚白化,到秋天就恢復健康,「沒想白化珊瑚愈來愈多」,各地許多潛水教練也一致認同這是台灣珊瑚第一次白化這麼嚴重,「看了覺得很無力、束手無策」,只能用相機努力記錄。

蘇淮表示,九月到東、西吉嶼潛水觀測,當地的珊瑚礁是他見過最壯觀的地方之一,此次大規模白化「令人感到特別慘烈」,十月到墾丁,後壁湖、合界的珊瑚仍白茫茫一片,北部鼻頭淺水域珊瑚白化狀況也仍存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