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趕路的後青春 提早 10年 準備

文╱蘇于修 |2021.01.05
2054觀看次
字級
蘭萱認為40歲就該開始認真運動,為50歲預作準備。圖╱陳軍杉
蘭萱認為人生應該有兩座高山,工作跟休閒並進與切換。圖╱蘭萱提供
成大教授蘇文鈺邀請蘭萱參與「看見家鄉」計畫,到偏鄉陪孩子說故事。圖╱蘭萱提供
蘭萱2009年開始騎單車,至今已完成京騎滬動的壯遊。圖╱蘭萱提供

文╱蘇于修

「您好,我是蘭萱。」周間的早晨,聆聽蘭萱知性的廣播,是許多人展開活力一天的心靈晨喚。

腳上穿著細帶涼鞋,著白上衣跟七分牛仔褲,蘭萱一派輕鬆的走進辦公室,雙臂隱約可見優雅的肌肉線條,引來眾人好奇,她大笑著說,平常自己習慣穿球鞋走路回家;搭捷運還會在車廂內偷偷墊腳尖、練習縮腹提肛等小運動;盡量提前一站下車,走路到目的地,透過各種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輕鬆實踐的方式維持運動的習慣。

最令眾人訝異的是:在外界眼中的知性主持人蘭萱,2009年就已經開始騎單車,甚至完成京騎滬動的壯遊,近兩年更持續練習重訓,蘭萱分享:「40歲就該開始認真運動,因為,要為50歲預作準備」,「我最開心的是長肉了,以前大腿太細,現在長肌肉了,我覺得很好。」

工作型態改變

回到正常作息

改變的契機來自工作型態的改變跟家人生病,她昔日是日夜顛倒的電視人,如今是晨型的廣播人,自然而然也讓蘭萱開始回到正常的作息。她有點不好意思的笑說:「聽了這麼多受訪者在廣播中的分享,總感覺自己好像也應該要跟著實踐。」

台灣已經進入超高齡時代,但是許多人卻未意識到先進的醫療科技,讓自己可能會是長壽的世代。蘭萱的父親就是一例,一生為了子女跟家庭奔波,平日喜歡拈花惹草,卻不慎因為剪楊桃樹摔下圍牆而骨折。平日缺乏運動習慣的他,開始鬱鬱寡歡,加上罹患膀胱癌,儘管有貼心善聊天的女兒陪伴,但蘭萱感嘆:「行動不自如,真的會讓人身心一去不復返。」也因此,她強烈的鼓勵大家,「你現在就要開始思考自己老後30年要做什麼,要培養什麼興趣,因為人生是沒有附說明書的邀請函啊!」

不管你過去的第一人生過得怎麼樣,蘭萱認為未來的第二、第三人生應是「工作跟休閒並進與切換」,也許賺錢拚事業不再是生命的主軸,而是以一種更自在、更平衡的方式生活,兩者可以並進,也可以隨時切換。

「以前我們可能是為了工作而生活,現在,應該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在她的世界裡,沒有Dream List這樣的清單,而是把握機會隨時體驗,她玩過滑翔翼、輕航機,未來有機會還打算嘗試衝浪跟潛水,「有機會就去啊!」蘭萱瀟灑地說。

如何回饋社會

不枉人生一遭

面對時代快速改變、科技醫療延長了壽命,人生不再只有一個面向,而是立體的人生。蘭萱想提醒奔橘世代:「當人生從苦短變成悠長,奔橘世代應該趁還來得及,重新思考原本的人生規畫和配速。因為從百米衝刺變成跑半馬,不趕路的人生,沿途可以更從容、更有自己的節奏。又或者對有能力有餘裕的人來說,拉長的生命代表的是有更多時間,可以完成更多事、追求更多夢想。」

奔橘的她譬喻:「如果人生有兩座高山,前面第一座高峰的自己比較大,是以『利己』為出發、努力拚事業;現在的第二座高山,會以『利他』為重點,思考如何回饋社會,才不枉來地球一趟。」所以,在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蘇文鈺的邀請下,蘭萱發揮新聞人的專業,開心參與「看見家鄉」計畫,已默默到偏鄉陪孩子說故事多年,花蓮、台南、南投、屏東都有她的足跡。「與其說是教孩子說故事,我自己獲得更多。」她謙虛的說。

書寫是蘭萱另一個回饋社會的方式,《重新愛上你:我們這一代的幸福與焦慮》一書,用小故事暢談奔橘、初老的種種歷程跟心情。她期許自己能持續扮演「站在時代浪頭上的探子」的角色,成為幫助聽眾跟讀者接軌這個快速變遷時代的眼跟耳。

簡單理財法 旅遊存錢都兼顧

蘭萱單身,在很年少的時候就曾夢見一個畫面,「我看到人生的終點,在湖邊有棟小木屋,屋裡點著一盞燈。」她悠悠描繪,然後大笑自問:「為什麼只有一間呢?我後來發現,其實人不能是孤島,每個島嶼的下面其實都是相連的,人跟人還是需要連結。」所以,儘管單身、自在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但是蘭萱很慶幸有一票好同學、好朋友可以相互支持陪伴。

除了好友,財務規畫是橘世代要面對的課題,不懂理財的她,開心分享自己被許多財經達人稱讚的「笨蛋理財法」,她說在TVBS工作時就跟著同事買基金,然後是儲蓄險跟美元,「我把收入的1/3存起來,其他就是自我充實、旅遊跟生活開銷。」此外,楊志良跟張金鶚曾在節目分享「以房養老」觀念,她覺得這是未來趨勢,也積極倡議要修正條款,更慶幸自己40歲時置產,至少老了可跟銀行申請「以房養老」。

個性豪爽的蘭萱不諱言:「我單身,又是自由接案工作者,是高度沒有安全感的,所以會預先設想,假使真的失業,我可以支撐多久找到下一份工作?」她很久以前算過,「然後,我就忘記自己曾經規畫過,我不想每天算這些數字。」

蘭萱的簡單理財法是:有個帳戶是「不動的」,專門存廣播收入來支付貨款跟儲蓄險;另一戶頭則是變動的,存演講、版稅等收入,一部分用於基本生活開銷,另一部分用於充實內在的自我投資,例如閱讀、旅行、看展覽等,也包含健身費用。蘭萱說:「在我的觀念裡,有了這些才叫『生活』,而不只是吃喝玩樂的活著,也不是成天盲茫的工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