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8.4公噸 做1500件 寶特瓶做的 環署推海廢衣

 |2020.12.29
90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為示範海洋廢棄物再利用,環保署今年與廠商遠赴全台七處海岸,收集到八點四公噸寶特瓶,將製成一千五百件衣服,其中九成六原料來自寶特瓶;現在許多衣服、運動鞋也標榜使用海廢製成,但國內並無公正認證制度可檢驗,環保署表示,明年將推出「海洋資源物循環標章」,初步擬定產品須使用兩成以上海廢才可申請。

寶特瓶是海廢最大項目,台灣去年淨灘就清出四十七公噸寶特瓶,且不少是從其他國家漂流來台。回收基管會執行祕書顏旭明表示,為了循環再利用,環保署今年匯集八家回收、處理及紡織業者,挑戰完全使用海廢寶特瓶製成衣服,由於原料都在海邊,因此命名為「潯寶衣」,成分中有百分之九十六為寶特瓶,僅百分之四是彈性紗,是全球使用海廢比率最高的衣服。

「潯寶衣」製作過程繁雜,除了要搜集足量的寶特瓶,還要篩選、破碎、處理,再經過半自動抽絲、紡棉、紡紗、織布,目前布料已全數完成染色,正在進行裁剪與車縫,預計明年二月會完成一千五百件。

顏旭明指出,不少民間單位以回收寶特瓶做成衣服或運動鞋,但通常都是業者自行宣稱,未經嚴謹認證程序,環保署明年中將推出「海洋資源物循環標章」,將由國際第三方公正單位協助嚴謹認證,若產品使用一定比率海廢就可申請,目前希望至少海廢比率兩成以上,但仍在跟智慧財產局申請當中,尚未定案。

顏旭明說,目前國際常使用的海廢塑膠定義也較寬鬆,離海岸五十公里陸地上的海廢都算,但環保署的「海洋資源物循環標章」將嚴格定義,必須是在海面飄浮、或被沖刷到岸際沙灘的才算;資源回收跟紡織業都是台灣強項,未來建立制度後,國內外廠商都可申請,對台灣海洋環境有幫助,也能提升企業形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