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結合創意 解決銀髮族問題

李祖翔 |2020.12.15
1556觀看次
字級
高醫大碩士生鄭智壬(左)、黃子菱等設計球型訓練器,幫助長輩訓練舌肌、改善吞嚥能力,獲三星電子競賽首獎。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台灣許多學生用創意發想結合科技,期待解決復健、偏鄉教育、護理、銀髮及獨居老人安全等問題,昨天高雄醫學大學碩士生還以「協助高齡者保健口腔的球型訓練器」拿下台灣三星電子「Solve for Tomorrow」競賽首獎,贏得二十萬元獎金。

高醫大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暨語言治療師鄭智壬與職能治療師黃子菱、社工師曾雅蘭、居家照護督導時逸玲,在擅長運動醫學領域的教授楊家琪指導下,「從環境場域直接找問題」來發想解決,獲評審一致佳評。

鄭智壬說,過去臨床常發現年長者有吞嚥問題,但現行醫療僅有上下移動的健舌器可供醫師、治療師參運用,而健口操又無法了解患者訓練的成效,所以想設計一種能三百六十度記錄舌頭肌肉運動情形的球型訓練器,而由於學生醫療專業勝過科技,所以採最簡單的方式進行,初步模型是將微型動作追蹤感測器裝在牙套上再連結App。

黃子菱表示,國人大多不明白舌頭的重要性,所以過去少有這方面的器材,其實舌頭能將咬碎的食物集中、幫助吞嚥;楊家琪指出,將訓練器做成球型,是源自吃龍眼時,意識到舌頭的作用,再將線路製作到不會塞進牙縫。

成大工業設計系碩士生劉伊宸、康靜雯團隊設計一款讓長輩配戴的智慧手環App,連結各校醫護系學生,希望所有準護理人員都能成為散布在各縣市的急救員,隨時看顧長輩的安危,「手環可以向這些學生和鄰近醫院發出求救訊號」,幫助銀髮族都能安全參與社交活動與出遊。

輔大資管系大四生王玉玨、張育瑄等則是打造幫助老人強化認知周遭物品的AR眼鏡。張育瑄示範,當眼鏡瞄準一罐保健食品,就會跳出名稱、功能、食用方法等訊息,甚至語音讀取,還有結合虛擬物件幫助長輩回憶相片場景中的人、事、物等功能,她說,未來可延緩長輩記憶衰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