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強震後已11起餘震 一周內不排除還會震

 |2020.12.11
2009觀看次
字級
昨天晚間9時19分後,發生最大的餘震在今天凌晨2時15分。圖/氣象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昨晚9時19分,發生今年最大地震,規模6.7,全台有感,最大震度4級,國家警報大響。而今天凌晨2時15分,再度發生規模5.6地震,最大震度也4級,警報同樣作響,讓國人相當害怕。對此,中央氣象局說,確實是餘震,而且在主震發生後已經陸續有11起大小餘震,一周內不排除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昨天晚上9時19分強震是主震,後面陸續有11個餘震,包含9時27分規模4.8地震、中間有5個規模小於4餘震(所以沒被記錄在網路上),還有今凌晨1時31分規模4.1餘震和民眾較為有感凌晨2時15分的地震,加上今天凌晨4時到5時許還有3個規模小於4個餘震(同樣沒有被記錄),總計11個。

陳國昌說,從清晨5時21分到現在已經沒有餘震發生,但不排除後續還是會有。因為地震是一群一群的,很有可能停一兩天又發生,應力不平衡所以要釋放能量,不排除一周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對於為何凌晨2時許餘震這麼大,陳國昌說,該餘震規模確實比預期規模大,有可能是因為主震引發隱沒帶另一個位置的地震,端看其震央,比主震位置偏南一些、也淺一些,可能該處也有能量需要釋放,剛好被引發,還是菲律賓海板塊跟歐亞大陸板蒯的隱沒帶,只是位置略有不同。

陳國昌說,2018年花蓮0206強震,當時也發現餘震有好幾群,發生位置都略有不同,本來震央靠北後來又移動,還會南移到秀林、壽豐,最後又北移回花蓮,餘震分布本來就會有些變化,隨著餘震一直發生會引發其他地方能量釋放,只要是同個機制都算餘震。

至於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說,該地震型態稱作「隱沒板塊內部型地震」,每百年有次循環,1909年台北也發生類似的地震,「要注意台北可能快輪到了」。陳國昌說,尊重學者論點,但對於掌管國家地震事務單位,就當作參考,儘管地震有其重複性,但地震不可預測,沒有有效預測方法,地震也沒有固定周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