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天文界巨星──阿雷西博天文台

文/林琦峯(台大大氣科學碩士、師大科學教育博 |2020.12.10
1621觀看次
字級
這回要介紹的是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它的電波望遠鏡口徑高達305公尺,且獨特的外型及碩大的球面反射盤,更曾經在電影《接觸未來》及007電影《黃金眼》中有亮眼的露出,真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巨星。圖/琪琪
阿雷西博天文台發現了水星的自轉周期、證明了中子星的存在,第一次觀測到小行星、系外行星影像。圖/arecibo-observatory

文/林琦峯(台大大氣科學碩士、師大科學教育博士、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副研究員)

這回要介紹的是位於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它的電波望遠鏡口徑高達305公尺,且獨特的外型及碩大的球面反射盤,更曾經在電影《接觸未來》及007電影《黃金眼》中有亮眼的露出,真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巨星。可惜這座無線電波望遠鏡,在過去3個月內兩度因為電纜斷裂,擊中球面反射盤而破損。12月1日更因900噸重的接收器墜落砸毀反射盤,導致天文台嚴重崩塌,讓阿雷西博天文台正式走入歷史。

阿雷西博天文台從1963年11月建立至今運行滿57年,曾擁有世界最大單一口徑望遠鏡的頭銜,直到2016年才被中國大陸500公尺口徑球面無線電望遠鏡取代,但是其能主動發射無線電波的能力,及透過雷達方式觀測太陽系天體的技術,還是技壓群雄。

其中尤以1974年,由天文學家德瑞克(Frank Drake)等人,執行的阿雷西博訊息(Arecibo Message)的計畫最為著名。他們製作了一段長達3分鐘的無線電波訊號,由1679個二進位數字所組成的訊號,內容涵蓋11組有關人類及天文台訊息的內容(包含DNA相關資訊、人類外型及人數等資料),並透過阿雷西博電波望遠鏡,向距離2萬2千光年遠的武仙座球狀星團發送電波資訊。這計畫就像是發了一封電報到M13星團,目前雖無法確定需要多久才有機會收到回覆,但這表示人類已主動踏出尋找外星文明的一小步。

不只承先 更是啟後

今年4月分近地小行星(1998 OR2)以每小時約3萬公里的速度飛掠地球,這段期間阿雷西博電波望遠鏡拍下這顆小行星的高解析度的雷達影像,且確定了小行星大小、形狀及其地貌特徵,這些成果都要依賴其巨大球面接收器與其具備雷達功能所賜。

巨大球面接收器也讓天文學家在1968年確認了蟹狀星雲脈衝星的存在,並成為第一顆被確認與超新星爆炸有關的中子星。近年來,阿雷西博電波望遠鏡還有多項第一名的表現,例如2016年天文學家西摩(Seymour)首次觀測到宇宙中存在快速電波爆發(FRB),這被稱為FRB121102,現今已成為天文學家的新課題。

回顧阿雷西博天文台在57年間,在天文的觀測中屢屢創下好成績,現在隨著阿雷西博走入歷史,相關計畫將告一段落,但相信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永不停止的。還記得嗎?發送到武仙座球狀星團M13的電報故事,我們將永遠傳頌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