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恭尹的「放生筆」
陳恭尹是明代的嶺南書家,他的作品為許多人收藏。晚年時他信奉佛教,慈心不殺,常行放生。
於是,有人為得到他的書法作品,就用竹籠裝著鳥兒去見他,陳恭尹總是熱情地接待來客,而且看鳥的多少來寫字,有求必應。
陳恭尹待人走後,即刻自己動手開籠放鳥,高興地望著鳥兒展翅遠飛,嘴裡念道「善哉善哉!」從此人們都稱他的作品為「放生筆」。
王羲之「換鵝書」
晉代書聖王羲之十分愛鵝。一次他在山陰道上散步時遇見一位老道士在抄寫《黃庭經》,他的身旁有一隻白玉般的長頸大鵝。王羲之見他寫字費勁,便自願他代寫,一口氣抄完了《黃庭經》。
老道士看見那秀麗清雅的筆跡,讚不絕口,稱之為「仙品」。說完抱起身邊的白鵝,作為代書《黃庭經》的禮物,於是有人就把王羲之的墨品稱作「換鵝書」了。
蘇東坡的「換羊書」
蘇東坡是宋代書法大家之一,一天黃庭堅同他開玩笑,說古有王羲之的「換鵝書」,如今先生的字成為「換羊書」。
原來,蘇東坡有個同僚叫韓宗儒,他每次求得蘇字後就去殿帥姚麟家裡換幾斤羊肉,以飽食欲。過不久,韓宗儒又寫信給東坡先生書家求字。蘇東坡看完信,笑著對來使說:「回你的老爺,就說今天蘇東坡不殺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