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成功採集小行星砂石 預計12/6返回地球 |2020.12.02 語音朗讀 113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日本隼鳥2號完成探測小行星「龍宮」任務,預計12/6返回地球。圖/取自wikipedia版權屬公共領域 【本報綜合報導】為了將可能成功採集到小行星砂石的密封艙送返地球,花了逾一年、飛行約3億公里的日本探測機「隼鳥2號」逐漸接近地球,預計日本時間12月6日凌晨,密封艙就會進入地球大氣層。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隼鳥2號(Hayabusa 2 )6年前升空後飛往小行星「龍宮」,在龍宮上所採集到的樣本,很可能成功裝進這個密封艙內。隼鳥2號團隊為了讓密封艙順利返回地球,今天下午4時進行最後一次軌道修正,並對外宣布一切正常。隼鳥2號於2018年9月27日,傳回小行星「龍宮」的表面影像。圖/法新社隨著這次的軌道修正,密封艙預計將落在便於回收的澳洲南部沙漠地帶。隼鳥2號到下午4時止,距離地球約174萬公里,正以秒速逾4公里速度朝地球飛行。密封艙預計本月5日下午2時30分與隼鳥2號分離,接著在本月6日凌晨2時28分到29分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後,密封艙預計在凌晨2時50分左右著地,並由相關人員進行回收。如果密封艙能夠成功返回地球的話,將是繼隼鳥1號後再度將小行星砂石帶回地球,而這項艱難的任務能否成功受到舉世關注。隼鳥2號2014年12月順利從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抵達龍宮周邊。到返回地球的整個計畫,約新台幣80億4000萬元(289億日圓)。隼鳥2號2019年2月22日成功登陸龍宮,同年7月又成功二度登陸,同年11月返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團隊認為,小行星上的岩石保留著太陽系46億年前誕生時痕跡,可說是「時空膠囊」,這些砂石很可能保有太陽系誕生初期樣貌,有助解答生命起源。認識小行星龍宮 「龍宮」,於1999年5月10日,由美國林肯實驗室自動觀測程序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LINEAR)所發現,它是一顆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屬於一種岩石天體。龍宮小行星位於地球跟火星之間,地球跟龍宮距離只有3億公里。小行星龍宮。圖/取自網路這顆小行星於2015年10月5日正式命名為龍宮(Ryugu)。龍宮(日語:竜宮〔龍宮〕/リュウグウ Ryūgū)是日本民間傳說海龍王在海底的住所,浦島太郎被海龜帶領前往這一個神奇與美麗的場所。當他回來的時候,帶著一個神祕的盒子。隼鳥2號要帶回的時間膠囊樣本,就會像這個盒子一樣的神祕。 前一篇文章 瀕危嬌客來台 2東方白鸛迷途駐足金山 下一篇文章 冬季食補有學問 心血管病患勿多吃當歸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CPI連3降 外食房租續漲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同心動員演習 後備軍人報到EMU700換裝首航服役逾半世紀 F-5E/F戰機除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