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藝入魂 朽木雕出美麗蘭花

羅智華 |2020.11.27
2125觀看次
字級
黃紗榮進行雕刻創作。 圖/黃紗榮提供
在逾五十個年頭的木雕生涯中,黃紗榮有不少作品都以「蘭花」為主題。圖/黃紗榮提供
黃紗榮曾以被白蟻蛀過的枯木雕成莊嚴有神的佛首作品〈 自然隨緣〉。 圖/黃紗榮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古人說:「朽木不可雕也」,但對創作生涯逾半世紀的木雕工藝名家黃紗榮來說卻非如此。他擅長將平凡轉化為不平凡,在一雙巧手精雕細琢下,將不起眼的枯木搖身為姿態昂然、宛如遺世獨立般的美麗蘭花,並被彰化縣文化局收為典藏作品。不只如此,就連老鷹也在他雕刻下呈現雄赳赳、氣昂昂的展翅英姿,精湛雕工讓他榮獲首屆磺溪美展首獎、第十六屆全國美展工藝類首獎等眾多殊榮,展現「一藝入魂」的創作力。

成長於鄉間農村的黃紗榮,小學畢業後就跟著師傅入行,從神龕雕刻學徒開始做起,之後開始接觸源自於東洋的欄間技術,因緣際會下進入中日合作公司工作,,並由日本師傅指導井波細構圖,一路從基層員工當到廠長。他談到,因為日籍主管的要求相當嚴格,不僅要求保有木頭的原始光澤與香氣,就連刀具都得自己製作(因有些刀具外面買不到),也因此一步一腳印磨鍊出踏實的雕刻基本功、打下創作木雕根基。

創作生涯

每天研磨雕刻刀

日本人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也影響到他後來的創作生涯,黃紗榮說,即使這麼多年來,他始終都是靠自己每天研磨木雕刻刀,不假他人之手,而每次創作時的專注神情更讓令他宛如初學者般;對木雕始終不忘初心的他,也憑著出神入化的好技藝,榮獲傳統木雕保存者殊榮。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逾五十個年頭的木雕生涯中,有不少作品以「蘭花」為主題,他說,太太在家中種植許多株蘭花,每當早晨起床時,總會見到有「花中君子」美譽稱號的蘭花,隨著微風搖曳的優美姿態,因此當初第一件參賽創作就是以蘭花為題來雕刻作品〈生生不息〉,沒想到初試啼聲就獲選了第十一屆南灜美展,此後又繼續以蘭花為創作主軸,接連獲得全國美展首獎、台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第一名等獎項肯定,並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創作「搖曳生姿蘭花頌系列」作品,展現蘭花多樣性之美。

他還曾以被白蟻蛀過的枯木雕成莊嚴有神的佛首作品〈自然隨緣〉,藉此展現佛陀的慈悲,不會因木材外表有殘缺而有分別心。

「身為一位木雕家,除了要懂得雕刻技法,也要能掌握木頭特性,才能展現每塊木頭獨一無二的特色。」就如同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黃紗榮說,不同木頭其質地也不一樣,必須順著木頭的特性來構圖與創作,才能相得益彰。

開班授課

老技藝薪火相傳

他以自己最常採用的台灣原生樹種牛樟木為例,質地就十分堅硬又充滿韌性,加上香氣獨特、不易被蟲蛀咬,因此很適合作為木雕素材,展現作品的生命張力。

儘管一直保有創作初心,但隨著時代變遷,也讓他擔憂學習傳統木雕技法的人日益減少,為避免後繼無人,向來不吝於分享自身技藝的黃紗榮,還特別向文化部申請「傳統木雕技藝傳習計畫」,透過開班授課方式悉心教導年輕一輩,期盼流傳千百年的老技藝能夠薪火相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