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 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傻小子

古傲狂生 |2007.09.11
328觀看次
字級

讀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其筆下的形象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這其中就不乏傻小子的形象,如喬峰傻得可歌可泣、段譽傻得文采風流、虛竹傻得一塌糊塗、張無忌傻得可敬可愛、令狐沖傻得倜儻瀟灑。不過,相對而言,最傻的非郭靖和狄雲莫屬了。這兩位身負巨大的仇恨,雖然腦子都不大靈光,但架不住自身刻苦和諸多的機緣巧合,終於練成了絕世武功,成為了一代大俠。

說起來,金庸先生刻畫的這些傻小子形象,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中國燦若星辰的古典小說中,傻小子的形象也是濃墨重彩的一個群體。金庸先生無疑是借鑒了這些,並有所開拓,才創造出這麼多可愛可人的傻小子來。

說起來,《三國演義》中的張飛和《水滸傳》中的李逵,可能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最早的「傻小子」了。兩人同是勇將,性格都有點鹵莽,經常會好心辦錯事。

如,張飛一氣之下怒鞭督郵,害得劉備只能棄官出走。在當陽長←坡,張飛破天荒動了下腦子,用馬隊拖著樹枝帶起滾滾煙塵,本來這樣就能嚇退曹軍,可老張又畫蛇添足,截斷當陽橋,結果是功虧一簣。

李逵也是,宋江讓他去保護柴進柴大官人,他劈死殷天錫,害得柴進被投進大牢。李逵和戴宗去請公孫勝,公孫勝的師父羅真人不許他下山。李逵就趁著黑夜要斧劈羅真人。虧得羅真人神機妙算,李逵只是劈了個葫蘆。為此,羅真人用法術狠狠戲弄了一番李逵。

張飛和李逵都傻得可愛,傻得有性格,開創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傻小子時代」。這以後的傻小子形象都或多或少有張飛和李逵的影子。

自《三國》和《水滸》之後,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歷史演義和公案武俠小說中,一大群「傻小子」的形象冒了出來。總體而言,這些傻小子可畫分為兩個類別。一類我們可以稱之為福將型,這類主要有《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楊家將》中的孟良、焦贊,《岳飛傳》中的牛皋,《明英烈》中的胡大海,等等。這類福將基本上都是本事不大膽子大,牛皮吹得更大,平時沒主意,關鍵時刻餿主意不少,常常能化險為夷,立下奇功,而且福大命大造化大,長壽百歲。

譬如,《隋唐演義》的程咬金一出現就劫皇槓,三斧子定瓦崗,當上了大魔國的混世魔王。十八路反王圍攻隋煬帝楊廣,程咬金慌不擇路進了揚州,被隋軍逮個正著。人家老程不含糊,三言兩語策反了李密,還解救了被困的大魔國軍隊。程咬金還風格高尚,主動讓出帝位,情願當員普通戰將。程咬金以後也是每次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還有一類我們可以稱之為莽漢型,這類有《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和羅士信,《薛剛反唐》中的薛葵,《呼家將》中的呼延平,《岳飛傳》中的狄雷和牛通,等等。這類莽漢大都天生有點缺心眼,但天生神力,可以說力大無窮,本領高強。與福將們不同,這些莽漢往往是有勇無謀,常常會遭敵人暗算,甚至因此喪命。

 《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號稱隋唐第一條好漢,甫一出世就打得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吐血;四平山他又三錘打跑了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真個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可就這麼一條好漢,卻天生怕打雷,他功成名就時,他辦了件傻得不能再傻的傻事,想用自己的錘打死雷公,結果錘掉下來砸在自己腦袋上,就此嗚呼哀哉。

中國古典小說正是因為有了這麼許多形態各異的形象,才變得如此豐富多采。我們的生活不也如此嗎?有的人可能天生智力有問題,但上帝很公平,一扇門關死,就必然有一扇窗戶打開。有許多的科學家、文學家、畫家都是這樣,如英國的霍金,雖然全身癱瘓,但智力超群,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所以,我們不要瞧不起那些所謂的「傻小子」,說不定他就是你身邊的英雄呢!就像中國古典小說中的那些「傻小子」一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