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三十七屆東南亞國家協會高峰會十二日至十五日在河內舉行,最大看點是談判七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有望在峰會期間簽署。一旦簽署生效,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期間預定十五日召開視訊高峰會,將通過一份讓印度幾乎可以無條件隨時加入的特殊文件;另外,原本沒有FTA的中日韓,彼此也將有降稅待遇。
輪值主席國越南,原本希望能夠舉行實體會議,但全球疫情不確定性仍高,最後決定以線上方式召開。
在峰會登場前,多個國家的部長級官員陸續對外表示,RCEP有望在此次東協峰會期間簽署;其中包括被視為在背後主導談判的中國大陸,也多次在不同場合上宣示今年簽署完成的雄心。
RCEP談判於二○一二年十一月宣布啟動,自二○一三年起歷經多回合討論後,各參與國去年十一月在泰國曼谷的東協峰會上終於發布領袖聲明,宣布完成協定的二十章節磋商。
但作為參與國的印度,卻在最後一刻因關稅、與他國貿易赤字和非關稅壁壘等歧見,未同意協定,決定不加入,引發一陣喧騰。直至目前,有關各國不斷重申,RCEP仍對印度加入保持開放態度。
抑制中國崛起 對印度加入保持開放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會中將討論讓已表明不參加RCEP談判的印度,幾乎可以無條件隨時加入的特殊文件。報導說,日本在意中國大陸崛起,因此主導這份特殊文件的擬定。
RCEP於二○一二年由十六個國家開始協商,但是印度憂心大量廉價中國大陸貨入侵,去年十一月退出談判。
日本力勸印度不要退出RCEP談判,在印度決定退出談判後,日本提議擬定特別文件,讓印度得以以較容易參加的方式參加。RCEP原則上在一定的期間不同意新會員加入,但特別文件將明載把印度列為例外。
因RCEP參加國當中,占一成國內生產毛額(GDP)及四成人口的印度如果退出RCEP,大陸在參加國當中的存在感將相對地增大,如果留下讓印度參加之途徑,可抑制中國崛起。
RCEP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FTA),對越南來說,加入協定不僅能幫助企業進入規模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及進步協定(CPTPP)大二倍的大型消費市場,還可拓展原物料供應來源,有助具出口優勢產品的生產鏈。越南還可以從日本和南韓進口電子晶片,從中國大陸進口紡織原料,生產並出口到其他國家。
過去參與RCEP談判的國家包含東協十個會員國(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及六個自貿協議夥伴(印度、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澳洲與紐西蘭)。
根據資料,二○一九年包含印度在內,RCEP會員國人口規模達三十六億,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二十八點五兆美元,占全球GDP的百分之三十二點七。會員國貿易總額為十一點二兆美元,占世界貿易額的百分之二十九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