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瀕死 低溫療法6旬男重獲新生 |2020.11.11 語音朗讀 28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61歲病患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嚴重心因性休克,到院前心跳停止,經低溫療法等相關治療後,重獲新生。示意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一名心肌梗塞病患使用低溫療法救回一命。今年5月61歲男子郭振瑞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急救,到院前已心跳停止,經嘉義基督教醫院搶救並進行低溫療法,2個多月後順利回到職場,重獲新生。根據《中央社》報導,現年61歲的郭振瑞5月初在工作崗位突感不適昏倒,緊急由救護車送醫,因無呼吸心跳,沿途進行心肺復甦術(CPR)到嘉義基督教醫院急救,經檢查為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嚴重心因性休克,到院前心跳停止。郭振瑞(左3)5月初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嚴重心因性休克,到院前心跳停止,經低溫療法等相關治療後,重獲新生。圖/中央社嘉基心臟內科重症加護病房醫師吳濬宇表示,經緊急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恢復脈博,但仍陷入昏迷,經評估患者適合進行低溫療法,立即啟動相關治療,從控制降溫到回溫,約3天時間,降低死亡率及神經損傷。吳濬宇指出,患者治療到第5天,昏迷指數就回復到12分,且情況持續好轉,出院時,已提升至14分(正常為15分)。吳濬宇說,低溫治療的主要目的在保護腦部,減緩或停止腦部損傷。將病患的中樞體溫降低至32~34℃,體溫每下降1度,腦部的氧氣代謝率就減少6%~8%,降低大腦缺氧炎症反應、腦水腫及腦壓,同時下降全身代謝速率和氧氣消耗量。示意圖/unsplash他表示,年齡18~80歲的類似症狀患者,昏迷指數小於8分,無法遵循口頭指令,無禁忌症的病人,心跳停止經急救復甦後的黃金6小時內施行低溫療法。他指出,低溫療法並非適合所有患者,如嚴重休克、嚴重凝血功能異常或大出血、罹患失智症或心跳停止前已長期無意識、嚴重創傷、懷孕或疾病末期的患者,均不適用低溫療法。吳濬宇說,一般心跳停止時,經急救復甦後仍昏迷的病人,因缺氧腦病變使腦神經元壞死而產生急救後神經損傷,大多數腦部已存留有永久性傷害。示意圖/unsplash他表示,郭振瑞經低溫療法等相關治療後,腦部損傷症狀相當輕微,不僅與人對答如流,還正常回到工作崗位,復原情況不錯,但低溫療法成功率僅有25%,患者治療後恢復情況,還需考量本身的身體機能。 前一篇文章 公費流感疫苗打逾500萬劑 幼兒接種率42%較往年低 下一篇文章 果糖會變脂肪 手搖飲藏地雷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3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4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5【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6【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7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08【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9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10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客廳時光寶盒 懷舊療癒延緩退化在家常備中藥急救包 可緩解感冒腸胃不適急性結膜炎當過敏 點錯眼藥加重病情運動搭配正確飲食 增肌減脂事半功倍缺少鋰增失智風險 可從雜糧、蔬果攝取胖不只易三高傷心臟 罹牙周病風險增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