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立浩
01
美國退役游泳名將「飛魚」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擁有史上最多23面奧運金牌,但他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自曝罹患憂鬱症,婉拒所有訪談。心理疾病像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比賽,而今年疫情更為他帶來打擊,但他曾說:
「別讓任何事有所限制。夢愈多,走得愈遠。」
02
加拿大作家麥克.哈里斯(Michael Harris),以《缺席的終結》一書獲2014年加拿大國家級總督文學獎。他著有多本與藝術、媒體與人民自由權利相關的著作。他在《獨處七日》寫道:
「獨處讓我們不再盲從,不怕面對真實自我;讓我們可以釐清並鞏固與他人的關係。」
03
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黑幼龍,在1987年引進全球知名的企管訓練課程「卡內基訓練」,幫助企業發揮人力資源潛能,增強企業競爭力,開啟企業人才培訓的風氣。他在《好想與努力的你分享》寫道:
「決定成功的,不是起跑點,而是轉折點。荊棘的人生路,也有暗藏驚喜的玫瑰。」
04
黃宥嘉罹患肌肉萎縮症,喜愛寫作的他,只能用打字參加比賽,若在打字過程中手偏離了,陪同的家人要幫忙擺回來,非常辛苦。日前他代表學校參加新莊分區語文競賽,榮獲作文組第一名。對於夢想,黃宥嘉說:
「無論成敗毀譽,享受努力的當下,成為更好的自己。」
05
紙雕藝術家成若涵,台大農業推廣系畢業後從事紙雕創作,至今剛好畢業滿10年;日前透過寶藏巖光節的創作《城南紀事,台北既視》,讓她重回到大學時代熟悉的生活場域,也挖掘出過往從沒注意的歷史。在創作的過程中:她說:
「盡力而為,生命雖說有許多不可避免的『驚喜』,卻必定福禍相倚。」
06
中國大陸作家周梵是一位心理諮商師,也是極限運動的愛好者。文章常發表於各大知名百萬粉絲平台,同時也是多家自媒體平台簽約作家。她在《弄丟自己的你,過得有點辛苦吧》寫道:
「你並不需要成為某個更好的別人,找回自己,從刪光別人開始。」
07
劉繼文身為學思達核心講師,經常受邀到全台各地進行演講、工作坊、公開課分享,也藉由實體或線上的講座與各國老師們分享理念,教學專業和影響力都受到肯定。他在《讓大象動起來》寫道:
「老師要能貼近學生的心,當他墜落時,勇敢跨出去接。」
08
藝人謝怡芬(Janet)總以一身小麥肌膚、活潑形象,流利國台語雙聲道主持節目,備受觀眾喜愛,日前她獲得十大傑出青年。不過,她勇敢坦言自己曾一度陷入憂鬱,後來成功摸索走出陰暗之路,她說:
「我要找回那個熱情,就把我的重心放在那個上面,不要在腦海裡繞來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