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野蠻室友
文/羅伯.唐恩
譯/方慧詩、饒益品
對真菌來說,你的房屋牆壁是營養豐富的佳餚,只要水分充足,假以時日,它們就能把木造房屋幾乎整個吃乾抹淨。
一般來說,我們不大喜歡繁殖很成功的生物,除非它們是可以拿來吃的。我們現在在地球上掌控了那麼多的空間,所以其他的成功物種,幾乎總是會侵犯到我們的地盤。它們不是吃掉我們的食物,就是吃掉我們製造的各種東西,例如房屋。打從人類開始蓋房子以來,就一直有各式各樣的物種在不斷蠶食並摧毀我們的房屋。
在三隻小豬的故事中,狼為了想吃掉小豬而把他們的房子給弄垮;而在現實生活中,會弄垮我們房子的生物通常比狼微小很多,但這不代表它們比較不危險。哪些生物會威脅我們的家園,取決於房子是怎麼蓋的、又是蓋在哪裡。石造房屋可以維持上千年,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遠古文明的建築至今都還屹立不搖。泥製房屋如果維持乾燥,也可以撐上很久。但我們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用死去的樹木建造的,很多生物愛吃這種材料。白蟻當然有辦法一路啃進木頭裡,靠牠們腸子裡專門的細菌來消化木質。不過,若是說到破壞之王,還是非真菌莫屬。
在保持乾燥的房子裡,真菌通常非常不起眼。但是一旦水潑到了牆上或是地板上,真菌就會開始生長,一邊爬向溼度高的地方一邊進食。如果你聽得到它們的話,聽著菌絲在古老的木材細胞上一個一個鑽洞、擊碎的聲音,肯定是恐怖至極。
真菌是利用菌絲來進食並爬行的,它們的菌絲先在一地縮回,然後在另一地伸展,就有辦法以慢動作爬行,並且真的從一處移動到另一處。對真菌來說,你的房屋牆壁是營養豐富的佳餚,只要水分充足,假以時日,它們就能把木造房屋幾乎整個吃乾抹淨。
真菌能吃木材,也能吃茅草(也跟細菌競爭灰塵之中那一丁點食物來源)。只要幾百年的時間,真菌甚至可以釋放化學物質,把磚塊和石頭都給分解。隨著真菌的成長,它們所造成的一切後果也都會爆炸性增長:它們分解愈來愈多的木材和紙,產生愈來愈多的孢子、愈來愈多的毒素,什麼都愈來愈多。只要有夠多真菌,甚至有可能讓整棟房子都化為塵土。
有毒黑黴菌很可怕
但遠遠在那之前,真菌就有可能帶來其他麻煩了。它們如果不小心被吃下肚或吸進去的話,可能會對人造成危險。有些真菌會促發過敏及氣喘。還有一種真菌叫做紙葡萄穗黴孢菌
(Stachybotrys chartarum),又稱為有毒黑黴菌,有時會在住家裡達到很高的含量,而這種情況對我們似乎通常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如果要說我們對於哪一種室內真菌有所了解的話,這個形態明顯的黴菌絕對是榜上有名。看見有毒黑黴菌對人們來說,可不算是中了什麼大獎,如果你在家中發現了這種黴菌,大部分房屋管理專家都會叫你去找家除黴公司,請他們把所有看得到的有毒黑黴菌都除掉。你的書籍可能會被反覆洗刷(甚至被丟掉);你的衣物會被用藥物處理過,而且也同樣可能被丟掉。這樣的戲碼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只是細節和主角可能不同:我們所認定的壞蛋總是同一位,但同時我們也總是同樣地茫然無知,從來沒搞清楚實際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即使花了好多年閱讀真菌的相關文獻、想真菌的事想破了頭,在遇見比爾姬.安德森(Birgitte Andersen)之前,我都沒有完全搞懂有毒黑黴菌到底在耍什麼花樣。比爾姬是室內真菌的專家,她研究兩件事:一、是什麼生物在啃食室內建材。二、那些多數人覺得陰險、但她卻深深著迷的生物,一開始是怎麼進到屋子裡的。比爾姬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有毒黑黴菌。
我發了封電子郵件,希望能跟比爾姬見上一面,於是她邀請我從哥本哈根市中心前往她所工作的丹麥技術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找她。我騎了腳踏車過去。當天的天氣,大概可以算是個丹麥式的晴天。這個意思是:當我到達研究大樓並將車停好時,全身已經被雨淋得溼透。溼答答的衣服,讓我感覺好像要發霉了一樣。畢竟我們要談的剛好就是黴菌,所以氣氛頗為貼切,雖然還是讓人心情亂糟糟的。
(摘自《我的野蠻室友》,商周出版)
作者簡介
羅伯.唐恩(Rob Dunn)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生物學系教授,也是科普作家。首部著作《眾生萬物》(Every Living Thing)即榮獲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National Outdoor Book Award)。曾為《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BBC野生動物雜誌》(BBC Wildlife)、《自然史雜誌》(Natural History)等撰文逾八十篇。2014年出版《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The Wild Life of Our Bodies: Predators, Parasites, and Partners That Shape Who We Are Today,商周出版),榮獲Booklist Online、PopScienceBooks評選為2011年前10名健康類書籍、前5名最佳生物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