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雕真人藝閣 葉成豐刻畫信仰 羅智華 |2020.11.07 語音朗讀 29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葉成豐從藝術門外漢成為素人紙雕家。圖╱葉成豐提供 葉成豐藉紙雕創作來彰顯宗教內涵,用筆刀刻畫在地信仰。圖╱葉成豐提供 葉成豐藉紙雕創作來彰顯宗教內涵,用筆刀刻畫在地信仰。圖╱葉成豐提供 藝閣」。圖╱葉成豐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宗教故事該如何被保存?有人透過照相或錄影來見證歷史,身為媽祖信眾的葉成豐,則是藉紙雕創作彰顯宗教內涵,用筆刀刻畫在地文化。從高中時期就對紙雕產生興趣的他,買書自學,一步步從門外漢成為了素人紙雕家,更以北港媽祖遶境為題,藉由紙雕藝術重現瀕臨失傳的「龍鳳閣」、「白鶴陣」等宗教藝陣,盼為台灣信仰文化留下紀錄。「第一次看到紙雕書上作品時覺得很驚訝,心想怎會有這麼美的創作,決心買書回來自己學」,這樣的起心動念,開啟了葉成豐踏入紙雕藝術。儘管他沒有正式拜師學藝,透過邊看書邊摸索、每天練習,逐漸做出有模有樣的紙雕。媽祖信徒 發願弘揚文化憑藉這股努力的精神,葉成豐成就了好手藝,除了綠意盎然的山水花鳥等雅俗共賞作品,從小在媽祖廟旁長大的他,發願投入宗教信仰的紙雕創作,以北港朝天宮媽祖遶境為主題,創作「白鶴陣」、「 哨角隊」、「報馬仔」等神明出巡時會見到的遶境隊伍,人物表情生動,姿體動作更是栩栩如生,令人看了有身歷其境之感,獨樹一格的創作也讓他博得「素人紙雕家」美名,甚至受邀舉辦紙雕藝術展。「這些藝陣原本都是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宗教活動,如今卻一天天凋零。」葉成豐有感而發談到,孩提時代,每逢媽祖遶境或廟會時,最期待就是看著使出十八般武藝的藝陣輪番登場,熱鬧氣氛令人難以忘懷,他以流傳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的「龍鳳獅」為例,就是台灣迎神廟會中相當具代表性的藝陣文化,表演者會扮成龍、鳳、獅等三種祥獸,運用鑼、鼓等樂器賣力展現舞龍舞獅之美。蒐集史料 貼近真實樣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彰顯台灣信仰內涵的藝陣文化,逐漸面臨後繼無人的窘況,讓葉成豐看了憂心忡忡,因此他矢志透過紙雕創作記錄富含文化底蘊的藝陣,讓信仰傳承可以延續。為此,他四處蒐集媽祖遶境相關的文史資料,仔細研讀後再拿起筆刀,悉心刻出藝陣的千姿百態,同時也在作品旁寫下演變歷史或介紹。每年北港朝天宮迎媽祖都會有「真人藝閣」,這是全台碩果僅存的宗教藝陣,更是北港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資產;早期的真人藝閣由藝旦坐在車板上彈唱,並以人力抬轎,而後逐漸演變為牛車、馬達三輪車,直到現今發展成貨車乘載,閣上人物則從藝旦改為孩童裝扮。葉成豐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把真人藝閣的每位主角透過紙雕展現出來,這幅近一百八十公分的巨作「龍鳳閣」,將藝閣的樣貌躍然紙上,讓觀者看了無不讚歎,也藉此圓滿他想透過紙雕傳承宗教文化的願心。 前一篇文章 觀音菩薩收契子 種下菩提善根 下一篇文章 百萬人興學大願 眾緣護持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5【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6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7【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8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9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10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高雄藝術家聯展法緣生藝 法寶堂開幕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大馬物命延續市集 物物交換實踐綠色生活如來寺三皈五戒 人間佛教扎根南美祝賀美國國慶 洛縣佛光人秀原民舞蹈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 作者其他文章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南華7學系滿招 再創佳績佛大攜手企業 推零碳旅遊種樹計畫動物聯合國 珍古德為保育發聲佛光大學薪火相傳 畢業生邁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