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雕真人藝閣 葉成豐刻畫信仰 羅智華 |2020.11.07 語音朗讀 29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葉成豐從藝術門外漢成為素人紙雕家。圖╱葉成豐提供 葉成豐藉紙雕創作來彰顯宗教內涵,用筆刀刻畫在地信仰。圖╱葉成豐提供 葉成豐藉紙雕創作來彰顯宗教內涵,用筆刀刻畫在地信仰。圖╱葉成豐提供 藝閣」。圖╱葉成豐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宗教故事該如何被保存?有人透過照相或錄影來見證歷史,身為媽祖信眾的葉成豐,則是藉紙雕創作彰顯宗教內涵,用筆刀刻畫在地文化。從高中時期就對紙雕產生興趣的他,買書自學,一步步從門外漢成為了素人紙雕家,更以北港媽祖遶境為題,藉由紙雕藝術重現瀕臨失傳的「龍鳳閣」、「白鶴陣」等宗教藝陣,盼為台灣信仰文化留下紀錄。「第一次看到紙雕書上作品時覺得很驚訝,心想怎會有這麼美的創作,決心買書回來自己學」,這樣的起心動念,開啟了葉成豐踏入紙雕藝術。儘管他沒有正式拜師學藝,透過邊看書邊摸索、每天練習,逐漸做出有模有樣的紙雕。媽祖信徒 發願弘揚文化憑藉這股努力的精神,葉成豐成就了好手藝,除了綠意盎然的山水花鳥等雅俗共賞作品,從小在媽祖廟旁長大的他,發願投入宗教信仰的紙雕創作,以北港朝天宮媽祖遶境為主題,創作「白鶴陣」、「 哨角隊」、「報馬仔」等神明出巡時會見到的遶境隊伍,人物表情生動,姿體動作更是栩栩如生,令人看了有身歷其境之感,獨樹一格的創作也讓他博得「素人紙雕家」美名,甚至受邀舉辦紙雕藝術展。「這些藝陣原本都是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宗教活動,如今卻一天天凋零。」葉成豐有感而發談到,孩提時代,每逢媽祖遶境或廟會時,最期待就是看著使出十八般武藝的藝陣輪番登場,熱鬧氣氛令人難以忘懷,他以流傳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的「龍鳳獅」為例,就是台灣迎神廟會中相當具代表性的藝陣文化,表演者會扮成龍、鳳、獅等三種祥獸,運用鑼、鼓等樂器賣力展現舞龍舞獅之美。蒐集史料 貼近真實樣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彰顯台灣信仰內涵的藝陣文化,逐漸面臨後繼無人的窘況,讓葉成豐看了憂心忡忡,因此他矢志透過紙雕創作記錄富含文化底蘊的藝陣,讓信仰傳承可以延續。為此,他四處蒐集媽祖遶境相關的文史資料,仔細研讀後再拿起筆刀,悉心刻出藝陣的千姿百態,同時也在作品旁寫下演變歷史或介紹。每年北港朝天宮迎媽祖都會有「真人藝閣」,這是全台碩果僅存的宗教藝陣,更是北港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資產;早期的真人藝閣由藝旦坐在車板上彈唱,並以人力抬轎,而後逐漸演變為牛車、馬達三輪車,直到現今發展成貨車乘載,閣上人物則從藝旦改為孩童裝扮。葉成豐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把真人藝閣的每位主角透過紙雕展現出來,這幅近一百八十公分的巨作「龍鳳閣」,將藝閣的樣貌躍然紙上,讓觀者看了無不讚歎,也藉此圓滿他想透過紙雕傳承宗教文化的願心。 前一篇文章 觀音菩薩收契子 種下菩提善根 下一篇文章 百萬人興學大願 眾緣護持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8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09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10【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傳遞三好 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 東京佛光山寺 跨宗教交流弘法度眾澳洲昆士蘭警務處 參訪佛光山智利豪雨 佛光人馳援災區送暖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 淨灘護海洋西來大學、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教育合作 作者其他文章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南華建築系周承雋 獲台東設計金質獎佛大強化AI教學 資訊系熱門南華註冊率9成6 12學系滿招國際生物奧賽 我奪1金3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