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 與其要求孩子自律,不如大人提升自控力

文/卡拉.納姆柏格博士 譯/郭庭瑄 |2020.11.01
2497觀看次
字級
作者簡介 卡拉.納姆柏格博士 (Carla Naumburg, PhD) 作家、演講者、臨床社會工作者和親子專家;透過她的指導,能為正因教養受苦的爸媽減輕壓力並增加生活樂趣。

文/卡拉.納姆柏格博士 譯/郭庭瑄

焦點拉回孩子身上。他們四處閒晃,伸出手指伺機而動,接著突然發現一顆地雷按鈕。我敢說他們百分之百、一定、絕對會使勁按下去,讓你的地雷爆到最高點。年紀愈小、愈不成熟、愈疲倦,或是自身情緒導火線也被點燃的孩子,用髒兮兮的小手指猛戳你痛處的速度就會愈快,力道也會愈大。

或許一顆地雷被踩到你還能應付,甚至兩顆到十二顆對你來說都不是問題,一切取決於你的背痛老毛病是不是又犯了、帳單超支多少,以及你老闆的脾氣有多怪。總而言之,最後大家都會崩潰抓狂,就算是世界上最淡定的父母也無法倖免,而我們需要好好了解一下箇中原因。注意啦,這是進階的大人行為,我們接下來就是要展現出成熟的態度。掌握自己的難題,就是辨識出情緒導火線,了解應對策略,好讓地雷變得更小、更黯淡、更不敏感,更不容易被踩到。

請特別注意我剛剛說的話。我說過我們要讓這些地雷更不容易被踩到,不是說我們要阻止孩子踩地雷。這個區別至關重要。因為一旦聚焦在孩子踩地雷的方式,背後隱含的解決方法就是阻止他們做當下正在做的事。嚴格說來,孩子可能既是導火線,也是踩雷王,然而出於以下兩個原因,我們不能將孩子視為情緒導火線:

1.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將自己的理智與身心健康寄託於他人的瘋狂行為不是什麼好主意,最後大家的下場都會很慘。你不能要求別人對你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負責,尤其是那個「別人」碰巧是你的孩子的時候。現實的情況是,孩子一定會做出蠢事,也一定會踩你地雷。這點不可能改變。你該做的是盡量好好應付自身地雷,並在孩子激怒你時盡可能保持冷靜。

2.從發育的角度來說,期望孩子一直表現良好並不適當。特別是在他們因發育、情感、身體或智識上的挑戰而掙扎、觸發情緒,或因為當天是星期二,還是他們水逆的時候。他們的前額葉皮質(大腦中負責讓他們不要失控的部分)基本上還不成熟。這就像要他們在沒有任何木材或工具的情況下蓋房子一樣,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找出情緒導火線

先說清楚,我不是要你放棄所有希望,任憑孩子展現野性。你當然需要設下規矩、維持界線、保持積極態度,教導他們何謂適當的行為、自我覺察與內心的聲音;但這麼做並不是為了讓他們不再激怒你,而是讓他們將來有一天能成為身心狀態良好、對社會有貢獻的一分子。許多成年人至今仍未掌握這些長期技巧,但我個人是不想在未來幾年一邊抓狂一邊乾等,希望我女兒不要踩我地雷。

教孩子排隊洗手等諸多規矩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接受一項事實:我們無法控制孩子每一個行為層面。這種認知能讓我們得以騰出心力專注在可掌控的事物上,也就是自己的地雷與導火線。我們要為自己做寧靜禱告(我是說真的),盡可能處理情緒導火線、接受那些無法處理的部分,並練習辨別其間差異。

首先第一步是辨識、找出情緒導火線。很多父母可能情緒激動、怒氣沖沖或滿肚慍火地走來走去,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情正在發生,或者我們很可能直接就崩潰抓狂。當然,導火線未必都與孩子有關。你不過是個凡人,身上有很多地雷,不管觸發因子是什麼,地雷都不會消失,只會靜靜等待你的孩子來踩。

(摘自《崩潰媽媽的自救指南》,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卡拉.納姆柏格博士

(Carla Naumburg, PhD)

作家、演講者、臨床社會工作者和親子專家;透過她的指導,能為正因教養受苦的爸媽減輕壓力並增加生活樂趣。她的文章常發表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赫芬頓郵報》和《心靈雜誌》等雜誌上。其他著作有《準備,調整,呼吸:與孩子一起練習正念,打造平靜的家庭氛圍》(Ready, Set, Breathe: Practicing Mindfulness with Your Children for Fewer Meltdowns and a More Peaceful Family)和《活在當下的親子教養心法:如何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Parent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 How to Stay Focused on What Really Matter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