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軿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圖/沛蓁
文/涼兒(惠茹)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軿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各位小朋友,秋意愈來愈濃了,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秋意濃,離人心上秋意濃;舞秋風,漫天回憶舞秋風……」秋天讓你有什麼感受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朝劉禹錫一首跟秋天有關的詩作。
首兩句「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說明在紅塵俗世中觀月,心都能沉靜下來,何況還是在這樣如神仙洞府般的地方。第三、四句「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悠悠月光凝聚起來,像是寒露墜落。作者站在高山上,俯瞰這月光之景,此時月光朗照著天地山水,而且就在這樣的中秋之夜。
第五、六句「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此兩句描寫了作者眼前的景物,月光下,碧空沒有一絲的雲朵,也不見一縷風吹過,此時可以清楚看到山上的松樹與山下流水。第七、八句「群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萬物動靜全在視線之中,天高地闊,可見千萬里遠。
第九、十句「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此句中的「少君」,是李少君,他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方士,據說能與神明溝通,習得長生不老之法,也博取了漢武帝的信任,所以後人就以「少君」代指遊仙的嚮導。此二句作者想像李少君將他帶到玉壇之上,遠遠地禮請仙人相見。第十一、十二句「雲軿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雲朵攏聚,星斗挪動,仙樂奏響,讓人肌骨寒慄。「軿」與「動」二字增添了景物的動態感,由景及情,想像自然。
第十三、十四句「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金色的霞光從東方升起,月輪西斜,作者不禁頻頻回望。第十五、十六句「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說明良辰佳景難再遊,他日若到中秋時分,相信自己一定會非常惆悵。
本詩把秋夜寫得如夢如幻,引人浪漫遐想,增添了不少想像空間。其實,本詩亦有弦外之音,詩中的「仙府」、「玉壇」、「仙官」也比喻朝廷,是作者被貶官後,盼望能早日回朝的暗示,是作者的心聲。
欣賞完這首詩後,各位不妨抬頭看看秋月,趁著秋高氣爽,好好欣賞一下它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