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主題論壇由慧知法師(右起)、覺居法師、覺培法師與談。圖/人間社記者郭子洋
【人間社記者蘇茂霖台中報導】「佛光山惠中寺二○二○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二十四日在惠中寺舉行,邀請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以《星雲大師全集》與人間佛教,進行《維摩詰經》導讀及主題論壇,僧信二眾四百三十多人、義工三十餘人,靜心聆聽大乘佛教法義。
慧知法師導讀《維摩詰經》,法師說,整部經典對「不二法門」有很重要的開示,不二法門是佛法的出世間法,能引領我們超越世間法,平等對待世間一切現象。透過清楚的觀察,重新認識世間實相,做出正當的應對,是入不二法門要方。
主題論壇由三位法師與談。覺培法師提到星雲大師說「最喜歡的是維摩居士」,因信佛、學佛、行佛者都是維摩居士。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書中有八講,第七講構思「人間淨土建設藍圖」最契合現代人修行。
覺培法師說,維摩居士一生樂觀進取、具有忍辱修養,精通大乘佛教義理,深知諸法實相,證得不生不滅智慧,能攝化貪瞋痴眾生。眾生的色身是無常、無我的,有病苦是正常現象;維摩居士憐憫眾生,為讓大家明白生老病死的實相,才生起大悲心示病,藉由聲聞、菩薩問疾來教化眾生。
覺居法師勉眾,只要願意承擔、歡喜服務,都能成為維摩居士,成就菩提道業。《維摩詰經》把教義實踐在生活中,在世間歡喜修行,安頓身心、去除煩惱,契入不二思想才能自由自在、悲智雙運。
「人生難免有煎熬、有憂慮得失,有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境界,要努力做到不受牽絆。」覺居法師說,地水火風皆是緣起,海水因風起浪,水和浪本是一體,心若無差別相,入不二法門時,會覺知善惡是一體、是不二的,也能了解「煩惱即菩提」意涵。
慧知法師提及星雲大師曾到日本寺院參訪,餐麵中有魚腥,大師不動聲色將麵撈起濾乾吃完。知客問需要再來一碗大師婉拒了。這代表,吃第一碗是慈悲、隨喜功德,婉拒是持戒。吃素是素心而非素口,如是作法,是真茹素真持戒。
慧知法師說,人要有覺性、懺悔改正心,才能入不二法門、照見五蘊皆空。要將六度波羅蜜放在生活上落實,「行佛」是做出世的善因好緣,入世度眾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