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科學新聞真偽 平均分不及格

 |2020.10.22
90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一○八課綱強調「素養」,也就是將知識應用於生活的能力,但台大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昨發表科學媒體素養調查,發現國人選讀理工科比率高,對科學知識和普遍性概念認知程度高,但辨別科學新聞的真偽,滿分十分,國人平均分數僅五點四二分;主要使用電視作為獲取科學資訊管道的受訪者,科學媒體識讀分數較低。

鑽研科學傳播和教育的大學教師為此呼籲,中小學應更致力落實素養教育,科學家也應走出實驗室和媒體合作,一起將知識轉化成正確的通俗內容,提升國人科學媒體素養。

台大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年五月進行「二○二○科學媒體素養科學新聞感知調查」,完成一千零六十八份有效樣本,題目包括同不同意「5G網路會傳播新冠病毒病毒」、「海上風力發電機遇到颱風會被吹倒」、「研究證實老鼠抽電子菸會致癌,人類抽電子菸也會致癌」等,滿分十分,國人平均分數只五點四二分。

調查發現,民眾獲取科學資訊的管道(複選),網路(百分之五十八)和電視(百分之三十二)遠遠領先紙本報紙(百分之六點一)、雜誌(百分之九點五)、書籍(百分之十五點四)等其他媒介。較年輕的受訪者,傾向以網路為主要管道,愈年長則愈愛看電視。

鼓勵學者走出研究室

緊密結合媒體與科學

對於報導新聞的信任度,百分之三十二點一認為沒有任何一種媒體值得信任,百分之三十六點二信任電視,百分之二十點三信任網路,百分之五點九信任紙本報紙。可見民眾雖習慣從網路獲取資訊,仍較信任電視新聞。

政大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徐美苓表示,素養是種分辨和判斷資訊的能力,如今新課綱也推動素養,學校教育應該要多加把勁,而不是要求社會設立更多查證機構。

台大物理系教授高涌泉認為,台灣就讀理工科學生占比高於許多先進國家,科學理解水準優,不過媒體環境改變,如何促成或培養轉譯科學的人才,是政府和學界的重要任務。

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則呼籲科技部,應鼓勵學者善盡社會責任,走出研究室和民眾、媒體溝通,打造媒體和科學專家緊密聯絡的環境。

台大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指出,台灣民眾面對假新聞、假訊息時,漸有查證的意識,但需要更多專業單位在網路上提供正確資訊,提供民眾釋疑的機會,並促進閱聽眾的資訊識讀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