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台灣319鄉+》
天下雜誌與本報合作推出「微笑台灣319鄉+」專題,報導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有一群默默耕耘、專注發展地方獨特性的人們,他們散落在台灣的各個角落,專心一致,追求品質、原創、或是美感、特色,這些來自地方的希望,已如星星之火正聚積成一股鼓舞台灣向上的能量。
同時,天下雜誌和聯盟企業、媒體與政府夥伴們發起「微笑台灣319鄉+」微笑護照活動,邀請百萬民眾拿起微笑護照,以微笑、友善、信賴的心情,拜訪319鄉,透過行腳親身體驗台灣鄉鎮的美好,用微笑,找回彼此的信任與力量。詳見www.319.com.tw/2007/
隱身在士林小路旁的刀匠郭明讓,
擁有讓美國人與日本人
愛不釋手的絕藝,
也雕琢出百年刀藝家族的新傳奇。
笑起來靦腆老實、斯文俊秀的郭明讓並不多話,不像他打造的刀那麼鋒利逼人,但是在鑄刀時出現的銳利專注眼神,卻又讓人印象深刻。
就像古代身懷絕技、大隱隱於市的鑄劍師,總是吸引無數想用名劍揚名天下的俠士一樣,在現代的台北士林區,小路旁一家不起眼的刀舖,也吸引不少外國人登門造訪,就是想擁有一把精緻鋒利的士林刀。
士林刀的專業名稱是茄柄竹葉刀,跟粗獷的美國刀不同,茄型的刀柄具有絕佳的握感,也符合人體力學,竹葉形刀身則讓弧狀刀面便於切割,再加上可折疊收納,非常方便攜帶。
只是客人們得耐心等待。因為每把刀都是手工打造,一天只能打造二把,如果現在下單訂製,得等上四個月,想收藏一整組十二把刀,更得耗上一年。
這把士林刀不僅賣百年家族傳承的工藝專業,也賣第五代傳人郭明讓的創新能力。三十七歲的郭明讓,十五歲開始繼承家業,他創新的螺旋渦紋刀,讓原本實用的士林刀轉為深具收藏價值的中國圖騰美學。他用三合鋼材質,在兩層鋼材中包覆一層銅,讓多層次材質有不同顏色,也藉由鍛造過程中的敲打技巧擠壓出紋路。這款刀一年生產不到十隻,更具珍貴價值。
笑起來靦腆老實、斯文俊秀的郭明讓並不多話,不像他打造的刀那麼鋒利逼人,但是在鑄刀時出現的銳利專注眼神,卻又讓人印象深刻。他每天關在狹小燠熱的環境工作,悶熱而且粉塵多,二十二年來在火爐邊的歲月並不好受。他也必須保養視力,否則無法判斷爐火與鋼片色澤,以及鑄造的適當溫度。
儘管已是一代名匠,郭明讓仍然謙虛地說,一名刀匠要到四十至五十歲,才能到達工藝顛峰,有穩定的製刀技術。或許,支持郭明讓堅持下去的動力,不僅是維繫百年家族名聲不墜的壓力,更是無止盡的技藝挑戰。
郭合記士林刀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大北路74號
電話:02-2881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