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記憶庫 270萬筆經典資料10/17上線

 |2020.10.16
3199觀看次
字級
圖說:《本草圖譜》。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北訊】收存從史前到當代、從經典到庶民文史資料的「國家文化記憶庫」,將於17日台灣文化日正式上線,盼承襲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精神,傳承台灣文化生命力。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一個國家若沒有記憶,就沒有文化,國家文化記憶庫作為文化銀行,除資料豐富,也透過cc授權讓資料自由流通,同時引動全民參與,更創造產值,期許國家文化記憶庫能成為台灣文化的拼圖,更藉由文化力,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


圖說:「國家文化記憶庫」將於明天正式上線,文化部次長李連權透過資料庫中的一張老照片,介紹解嚴前警總人員到書報刊查緝禁書的時代背景。圖╱葉冠妤

歷時3年,整合22個縣市政府、117個民間文史單位、18個中央跨部會及12個文化部所屬博物館之力,共同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國家文化記憶庫迄今已收存270萬筆以上資料,包括「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紀錄布袋戲大師陳錫煌完整的操偶手藝、「微笑唸歌團」蒐集楊秀卿老師等說唱藝人,以及當時藥商與電台的唸歌資料,展現台灣早期庶民傳唱記憶。


圖說:曾風靡台灣5、6年級的《諸葛四郎》。圖╱取自網路

此外,還有風靡台灣5、6年級的《諸葛四郎》的7000多頁漫畫、1000多筆手稿數位保存、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台灣小故事101》、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本草圖譜》數位博物館,提供台灣完整植物圖像。


圖說:《諸葛四郎》漫畫作家葉宏甲之子、童年漫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佳龍表示,漫畫是文化,也是生活記憶的代表,過去台灣漫畫黃金10年的資料應保存下來,讓後代有所追尋。圖╱葉冠妤

李連權表示,計畫推動至今,從無到有,文化記憶是國家歷史最重要的部分,國家文化記憶庫就是是台灣的文化銀行,除擁有豐富的台灣文史資料庫,並透過開放授權,讓素材自由流通,同時也是容易親近的活資料,讓全民都能透過記憶庫追尋文化的根,更能與影視音產業結合,進一步創造產值。

文化部表示,未來將續推「國家文化記憶庫」前瞻2.0計畫,擴大主題式文化徵集,開發文化素材轉譯加值,進而結合AI數位科技,逐步建立文化知識圖譜,藉由文化力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


圖說:《本草圖譜》。圖╱取自網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