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讀華嚴經 願成善財童子

人間社記者林靜玉、劉琇瑩、胡琇媚台北報導 |2020.10.12
3162觀看次
字級
二○二○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十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辦,以「《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為題,領眾以佛法書香歡度國慶。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人間社記者林靜玉、劉琇瑩、胡琇媚台北報導】二○二○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十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辦,以「《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為題,由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導讀,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與談,透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佛光青年團楊媛甯、林思妤、林賜勳、歐迎廸的交叉提問,領眾齊探善財童子自覺行佛的求道旅程。滿謙法師並以弘法紀實《世界之心看歐洲》新書,演繹《華嚴經》重重無盡的世界百態,八百餘名聽眾用滿溢書香歡度國慶。

依空法師推崇《華嚴經》義理嚴明,讓研讀者理路清晰,佛教重要的菩薩五十二位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盡出於此。其中《十地品》闡述菩薩道的理論,《入法界品》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呈現實踐菩薩道而成就的實例。

眾生為師 求法典範

「善財童子是求法者的典範。」依空法師指出,善財童子參訪的五十三位善知識,包含菩薩、居士、外道、婬女及童男童女,呈現眾生平等及對不同法門的尊重;參學以文殊菩薩的般若門入、普賢菩薩的行願海出,歷經空觀、假觀最後達一切種智的中觀,正是菩薩走入人間、自利利他的成佛之道。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學習管理學是生命之學,滿謙法師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期勉聽眾要自己發心、行願,才能完成究竟的生命。佛光山和佛光會猶如佛法的立體投射,直下承擔的動中磨練,以及安住眾中的靜中養成,是學習自我管理的最佳良方。

談到善財童子「疑而好問」的學習過程,覺培法師肯定那是學佛必經的歷程。他以自己懷抱對生命意義的疑問,從哲學、老莊思想一路探索,直到在佛教裡找到生命的密碼──十二因緣。他感謝佛陀為眾生闡示究竟的真理,尤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在人間修行的道場,淬鍊世出世間不二之圓融智慧。

行解並重 福慧雙修

星雲大師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做出的十點詮釋,覺培法師認為實踐是印證真理的唯一方式,鼓勵大家「解行並重」;滿謙法師以歐洲弘法建寺面對多元宗教的經驗,呼應「平等尊重」、不輕後學的重要;依空法師勉眾「不忘初心」,菩薩五十二位階是漫長的修習過程,只要堅定初發的菩提心、永不退轉,就有登地的一天。

論壇圓滿後也舉行滿謙法師新書分享會,邀請依空法師、覺培法師,以及洪建全基金會素直友會總會長簡靜惠,與眾分享閱書《世界之心看歐洲》心得,以及遊歷海內外的參學體悟。《世界之心看歐洲》是滿謙法師繼《雲水歐洲──走入華嚴世界》後推出的續篇,記錄在歐洲弘法時對各國環保、人文、文化、信仰的見聞,並抒發對生命無常的思索及感懷。書名是受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啟發,「心生種種法生,心悟法法可契」,以接軌世界的願心觀人生、觀社會,而予命名。

滿謙法師雲水歐洲參學十二年,以佛法靜觀萬物,透過生命體驗自我健全、學習不輟,猶如現代版的善財童子。簡靜惠推崇滿謙法師「隨緣度化,隨處安住」的弘法精神;覺培法師詮釋《世界之心看歐洲》是「與僧侶同行的人文饗宴」;依空法師從文化角度看見文化薪傳的重要,讚譽此書堪稱佛光山在歐洲的佈教史,記錄人間佛教在歐洲的足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