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思而行】有關係嗎?

文╱佩瑪.丘卓 譯╱雷叔雲 |2020.10.11
1687觀看次
字級
生命需要覺醒,才能離苦得樂。圖╱網路
《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簡介 佩瑪.丘卓 俗名為蒂卓.布隆菲爾德─布朗(Deirdre Blomfield-Brown)。1936年生於紐約市。曾就讀於康乃狄克州波特女士學校,並畢業於柏克萊加州大學,曾分別在加州與新墨西哥州任職小學老師。佩瑪育有二子,並有三個孫

文╱佩瑪.丘卓 譯╱雷叔雲

當我們耽溺在怨恨、迷戀或自以為是的想法裡,便為自己製造了幾個問題。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想做什麼事,卻又覺得不太對勁。我們正要習慣性地反應,卻感覺有點顧忌或不舒服。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可以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有關係嗎?」會省卻很多麻煩。

舉例來說,當我正要發一封措辭苛刻或毀謗的電郵,有關係嗎?對我有關係嗎?對別人有關係嗎?我差點拿了不是供養給自己的物品,有關係嗎?要是沒人發現,會因此有所不同嗎?我吃完最後一塊,或把罐子往窗外扔,或瞪別人一眼,有關係嗎?我的行為有什麼後果?我會傷害自己或他人嗎?如果我對別人找碴,有關係嗎?如果我這麼做自覺理直氣壯,有關係嗎?如果我道個歉,有關係嗎?這些言行會造成哪些戲碼接連上場?它們會對這個世界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嗎?

這些問題跟佛陀的一個主要關注點密切相關:如何過有德行的生活。每一種修行傳統都關心德行,但是,德行是什麼意思?是遵循一串當做和不當做的清單嗎?有德行的人必須是好好先生嗎?德行必須是教條、清規、自命清高嗎?我們還有空間可以嬉戲、隨機自發而且放鬆嗎?我們可能既有德行又享受生命嗎?

佛法跟許多修行傳統一樣,列出善行和不善行,鼓勵佛教徒持守一些基本的戒,如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僧團的成員如我,則必須遵行更多的戒。但佛陀制戒,並不只是讓世人遵循外在行為的法則,佛陀主要的關注點一向是世人解脫痛苦,他了解我們的痛苦從內心的愚痴而來,因此他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從愚痴的狀態覺醒。因此某種行為值得鼓勵與否,全在於它是推動還是阻礙覺醒的過程。

當我們問自己:「有關係嗎?」我們可以先從最表層看起,也就是行為最明顯的後果,然後繼續深入,檢視行為如何影響內心:我在加強慣性嗎?我在加強自己一直希望減弱的內心習性嗎?當我正要撒謊來挽回面子,或者操縱一個情況照我的意思走,事情會如何發展?我是成了更狡詐的人,還是更為內疚、更會自我貶抑的人?我要是修行了安忍或慷慨布施,會有什麼不同?我的行為將如何影響覺醒的過程?這些行為會把我帶往哪個方向?

我們這樣捫心自問之後,便開始用新的觀點來看待「德行」。道德的行為不是因為我們「壞」,想要改頭換面,所以做「好」事,反而是不用愧疚感和教條,用智慧和慈悲來引導我們該採取什麼行動。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我們的問題就深入到「什麼能喚醒內心,什麼會阻礙覺醒的過程?」

在佛教的語言中,我們用「業」來說明因和果、作用和反作用力的運作。有人也喜歡說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又有一個說法:「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覺得思惟後者是「業」比較實用之處,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和現在,但是未來還沒有寫定,我們現在的作為有助於塑造未來——不只是自己的未來,而是和眾人一起分享的未來。

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我們的未來,但是言語和行動從哪裡來?都從心來。當我們耽溺在怨恨、迷戀或自以為是的想法裡,便為自己製造了幾個問題。首先,這些心念和情緒立即令我們痛苦;其次,心念往往發為行動,傷己傷人。最後,我們又強化了一個「如果沒有會比較好」的習慣。

跳脫慣性模式

最後那個後果最深藏不露。目前大腦科學對神經可塑性有甚多討論。我們的慣性正如大腦的凹槽,如果遵循原有的思考模式,就愈來愈深陷,只要我們繼續維持這個窠臼,便無法從習慣中跳開。然而,只要我們阻斷了慣性行為,或跟我們習性背道而馳,大腦就開始建立新的通道。

這個科學的看法與佛教業種的觀念非常類似,我們的行為和心念一直都在不自覺當中撒下種子,待一切因緣條件成熟,便結出果實。例如你去探訪蒙妮表妹,她以前跟你有過節,你們待在一起的大部分時間,許多陳穀子爛芝麻的舊事又在心上重演,愈來愈討厭她,結果不自覺種下了新的種子。就算你沒拿杯子砸牆,或口出惡言,心頭早已上演了好幾回戲碼:比方在床上悶躺了半小時,腦子裡盡在數落蒙妮的諸般不是。後來你回家,好一陣子不見她,就把她完全拋諸腦後了,可是等下次有人提起她的名字,即便是五年以後,你又動氣了,又一次加強這個積習。無論你如何反應,都在內心播下了更多的種子,未來又會結出更多的果實。

周而復始的慣性模式就是這麼難以脫逃。前面的例子看似沒什麼大不了,但若是換成同住或共事的人,像是子女、配偶、老闆,也發生同樣的事,會如何收場?若換成兩國之間呢?即使是難得見上一面的蒙妮表妹,你的慣性反應也有深遠的後遺症。舉例來說,你的動氣也許升高了家族間的不快或引起嫌隙,也許加強了你易怒的慣性,也許加強了你對號入座的模式,要不然就是你總是看到他人的過錯,卻不能從他人的觀點來看事情。只要我們開始自問:「有關係嗎?」就會認識到,每種情況都有多少不同的面向!於是我們開始感謝自己和世上其他的人是多麼地相依相存,也了解到,連心念的模式都可以造成一長串的後果。

(摘自《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簡介

佩瑪.丘卓

俗名為蒂卓.布隆菲爾德─布朗(Deirdre Blomfield-Brown)。1936年生於紐約市。曾就讀於康乃狄克州波特女士學校,並畢業於柏克萊加州大學,曾分別在加州與新墨西哥州任職小學老師。佩瑪育有二子,並有三個孫輩。三十多歲時,佩瑪因一次旅行機緣,於法國阿爾卑斯山遇見企美仁波切喇嘛(Lama Chime Rinpoche),隨師學習多年。1974年,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到了蘇格蘭,當時仍在倫敦跟隨企美喇嘛學習的佩瑪從大寶法王受戒,出家為沙彌尼。著有《不逃避的智慧》、《當生命陷落時》、《轉逆境為喜悅》、《生命不再等待》、《生命如此美麗》、《不被情緒綁架》等書(均為心靈工坊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