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世野一成(Issei Seya)
現役日本投資家。以美國不動產為中心建立資產,目前年間固定收益超過三億日圓。學生時代從打工認識的友人手上買下一間公司,卻因被欺騙而負債約二千萬日圓。清償完之後,很幸運地在飲食事業與不動產事業上獲得很大的成功。
文╱世野一成 譯╱吳偉華
在進入正題前,請各位先想像一下:今天你很幸運地中獎。獎品是每天都匯八萬六千四百元到你的個人帳戶。但是,這個獎品附帶一個條件。那就是錢只能放在你的戶頭一天,只要時間一到,前一天的金額就會「歸零」。也就是說,你只能用掉這筆錢,沒有辦法把它存下來。那麼,你會怎麼使用它?
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會是八萬六千四百這個數字?事實上,我們把一天二十四小時換算成「秒數」的話,就是這個數字。一天總共有八萬六千四百秒。如果用「一秒一元」來計算的話,那麼一天二十四小時就是八萬六千四百元。而且,它沒有辦法存下來。也許各位會覺得時間是「免費」的,但是,事情絕對不是這樣。
簡單來說,大家用自己的「時間」,也就是使用「生命的一部分」提供「勞動力」,來換取「金錢」。所以,這麼貴重的「時間」,應該要好好利用,然後必須把利用它之後的結果留給「未來」才是。
貨比三家真的不吃虧嗎?
但是我認為,日本人很沒有「時間成本」這個概念。例如,某位主婦看到一間超市特賣的宣傳單:
「啊,比起附近的A超市,沒想到B超市的貨品便宜十五日圓,真是太划算了!」,然後,特地騎著單車到B超市,購買便宜十五日圓的貨品。
問題來了,這筆交易真的划算嗎?
的確,如果到B超市去買,可以賺到十五日圓。但是,騎單車到B超市的「時間」,卻沒有把它換算成「成本」計算進去。
如果到A超市只需要花費半小時,但是到B超市卻需要花費一小時。簡單來說,就是花了兩倍的時間成本。如果是這麼想,那位主婦也許就不會覺得「划算」了!
我師父曾經教我一件事。他讓我看著沙漏,同時問我:
「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下這些,你要怎麼辦?」
我看著沙漏裡的沙一直流下去,上方的沙量也愈來愈少。我依然記得,我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了。當時的我連睡覺的時間都覺得可惜,總覺得要利用時間來做些什麼。
實際上,我覺得時間真的也像這沙漏。也許眼睛看不到它的流逝,但是它絕對不是無限量的。就像現在,其實「時間」也是一點一滴流逝。
然後,這些都是「成本」。我們要學習把時間當成「金錢」思考,如「把一天看成當天就必須花光的八萬六千四百元」,看事情的角度也會跟著改變!
(摘自《為什麼有錢人先吃最喜歡的菜?》,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世野一成(Issei Seya)
現役日本投資家。以美國不動產為中心建立資產,目前年間固定收益超過三億日圓。學生時代從打工認識的友人手上買下一間公司,卻因被欺騙而負債約二千萬日圓。清償完之後,很幸運地在飲食事業與不動產事業上獲得很大的成功。在創業的同時,他也開始投資不動產,累積屬於自己的資產。後來,他受到外資投資公司的委託,一同合作收購日本的不良債權,以「禿鷹」的身分活動14年。目前的他利用投資累積資產,也為了要運用他手中的資產,來回日本與世界各地。他的人脈極廣,也會提供演藝人員或企業界的人一些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