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科研人才培育須長期耕耘,不過科技部砍掉才辦理兩年的愛因斯坦、哥倫布兩大年輕學者獎助計畫,本周提出新版年輕學者計畫「二○三○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總預算少了兩億元。大學主管表示,國內大學薪資低於先進國家,被年輕學者視為畏途,經費縮減恐衝擊攬才成效。
科技部前部長陳良基提出多項人才計畫,愛因斯坦計畫獎勵三十二歲以下初入學術界的新秀,哥倫布計畫獎助投入重大研究計畫的三十八歲以下學者。吳政忠接任後,前述兩項計畫終止,另提「二○三○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獎助對象有三種,第一是類似愛因斯坦計畫的「新秀學者」,但申請門檻改為開放學術年資五年內;第二是接近哥倫布計畫的「國際年輕傑出學者」,申請門檻從三十八歲提升到四十五歲;第三是四十五歲以下「優秀年輕學者」,是科技部常態性計畫。
清華大學研發長曾繁根說,生命科學、人文社會領域學者養成較慢,許多人到大學任教已超過愛因斯坦規定的三十二歲,拿不到計畫,如今改以年資論計,不少學者燃起希望。
但曾繁根也指出,科技部原有鼓勵投入突破性研究的沙克爾頓計畫,今年也取消,目前未見中生代獎助計畫,衝擊研究實力正處高峰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