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好鄰居 ──獨居蜂 文/城市方舟工作室 |2020.10.08 語音朗讀 38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公園或校園裡,愈來愈常見到獨居蜂旅館。圖/記者邱榆蕙提供 黃胸泥壺蜂專挑害(毛毛)蟲來餵食幼蜂,降低田間蟲害。 圖/王庭碩提供 切葉蜂媽媽肚子上沾滿花粉的毛狀構造(圖右)。圖/城市方舟工作室 抓著毛毛蟲準備回巢的蜾蠃媽媽(圖左)。圖/城市方舟工作室 文/城市方舟工作室本文摘自《城市養蜂是Bee要的:打造我家的獨居蜂旅館》什麼是獨居蜂?我們熟知的蜜蜂、虎頭蜂、長腳蜂、熊蜂等,被歸類為社會性昆蟲。有趣的是,全世界蜂類之中,大約只有15%的種類屬於社會性的蜂,其餘80%以上的種類是獨自生活、不產蜜的蜂,因為這樣的特殊習性,科學家把這群蜂稱為獨居蜂,同樣也是重要的植物授粉者。試著補償棲地目前城市裡的獨居蜂媽媽,一般會將寶寶產在斷木或竹管的孔洞裡,細心準備育嬰食品擺進房間,最後把房門關上就會離開。寶寶從卵孵化出生,便取食媽媽準備好的食物獨自長大成蜂。但這些獨居蜂寶寶所居住的斷木或竹管,通常是人類認定的自然廢棄物(像是颱風天過後、公園修枝所遺留的斷木枝條),很快就會被人們清除,導致這群小生物在城市的繁殖空間逐漸減少。注意到這個問題,許多生態科學家開始設計獨居蜂旅館,這些擁有迷你孔洞人造空間,其概念並非提供給龐大家庭的社會性蜂類居住,而是針對獨居蜂繁殖下一代所設計的育嬰室,藉此增加獨居蜂媽媽在城市裡的繁殖地。台灣的獨居蜂旅館常見的種類中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取食小型昆蟲或無脊椎動物的肉食性種類,像是蜾蠃、細腰蜂;另一群是以花粉為主食的獨居蜂,如切葉蜂。切葉蜂有著非常好的花粉採集能力,肚子腹面有明顯毛茸茸的構造,是牠攜附花粉的招牌特色,非常好辨識。不論是吃肉或是吃花粉長大的獨居蜂寶寶,從選旅館、布置房間(收集築巢的材料)到食材的準備,全都靠女強人獨居蜂媽媽獨自完成。不同的獨居蜂媽媽,築巢模式也不同。 前一篇文章 月亮跟著我走? 下一篇文章 【科學尬新聞】 人類活動暫停 鳥鳴聲繞梁三日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聽情緒在說話情緒性進食不完美數字學數字 也追求完美【考考你的智力】Arduino與七段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