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好鄰居 ──獨居蜂 文/城市方舟工作室 |2020.10.08 語音朗讀 378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公園或校園裡,愈來愈常見到獨居蜂旅館。圖/記者邱榆蕙提供 黃胸泥壺蜂專挑害(毛毛)蟲來餵食幼蜂,降低田間蟲害。 圖/王庭碩提供 切葉蜂媽媽肚子上沾滿花粉的毛狀構造(圖右)。圖/城市方舟工作室 抓著毛毛蟲準備回巢的蜾蠃媽媽(圖左)。圖/城市方舟工作室 文/城市方舟工作室本文摘自《城市養蜂是Bee要的:打造我家的獨居蜂旅館》什麼是獨居蜂?我們熟知的蜜蜂、虎頭蜂、長腳蜂、熊蜂等,被歸類為社會性昆蟲。有趣的是,全世界蜂類之中,大約只有15%的種類屬於社會性的蜂,其餘80%以上的種類是獨自生活、不產蜜的蜂,因為這樣的特殊習性,科學家把這群蜂稱為獨居蜂,同樣也是重要的植物授粉者。試著補償棲地目前城市裡的獨居蜂媽媽,一般會將寶寶產在斷木或竹管的孔洞裡,細心準備育嬰食品擺進房間,最後把房門關上就會離開。寶寶從卵孵化出生,便取食媽媽準備好的食物獨自長大成蜂。但這些獨居蜂寶寶所居住的斷木或竹管,通常是人類認定的自然廢棄物(像是颱風天過後、公園修枝所遺留的斷木枝條),很快就會被人們清除,導致這群小生物在城市的繁殖空間逐漸減少。注意到這個問題,許多生態科學家開始設計獨居蜂旅館,這些擁有迷你孔洞人造空間,其概念並非提供給龐大家庭的社會性蜂類居住,而是針對獨居蜂繁殖下一代所設計的育嬰室,藉此增加獨居蜂媽媽在城市裡的繁殖地。台灣的獨居蜂旅館常見的種類中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取食小型昆蟲或無脊椎動物的肉食性種類,像是蜾蠃、細腰蜂;另一群是以花粉為主食的獨居蜂,如切葉蜂。切葉蜂有著非常好的花粉採集能力,肚子腹面有明顯毛茸茸的構造,是牠攜附花粉的招牌特色,非常好辨識。不論是吃肉或是吃花粉長大的獨居蜂寶寶,從選旅館、布置房間(收集築巢的材料)到食材的準備,全都靠女強人獨居蜂媽媽獨自完成。不同的獨居蜂媽媽,築巢模式也不同。 前一篇文章 月亮跟著我走? 下一篇文章 【科學尬新聞】 人類活動暫停 鳥鳴聲繞梁三日 熱門新聞 01【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2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3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4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5《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6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7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2025.08.0608黑雨襲香港11小時 雨量破141年紀錄2025.08.0609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2025.08.0710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 台北道場最終站2025.08.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AI怎麼知道 你在哪裡?高雄壽山科技導遊 等你打卡植物也會散熱昆蟲體溫調節祕密國父孫中山先生動物裡有超級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