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基隆訊】基隆市復興國小附設幼兒園「愛與食農──普特共融」課程,透過拔草、拌土、採收等農務活動,帶領幼兒快樂學習,並用正向觀點激勵幼兒,營造共學互動,有如將愛注入生活農作課程,獲得教育部頒發全國教學卓越獎「金質獎」。
復興附幼位在七堵的友蚋山區,目前共二十八人,其中部分幼兒是特教生。因為混齡編班年齡差異大,老師鼓勵幼兒互動合作。教室前的菜園是孩子們的開放空間、大自然教室,也是呈現循環農作及融合課程的教育環境。
中班的「小寶」原本身體動作困難,站不久、無法蹲,但在參與農務活動後,漸漸發展出大腿肌耐力,到了大班已見自信,更熱情參與活動並幫助同伴。缺乏溝通互動經驗的「貝貝」在一次料理活動擔任助手,內心有了想成大廚並在班上做菜的想法,雖然話語有限,但他已成功建立人際互動。
復興附幼主任邱雅琳說,生活農作課程透過「以大帶小」,教導全班寶貝在不同成長步伐裡自主學習;經由「以優帶弱」溫暖與鼓勵孩子如手足般彼此關懷,友愛互助,如同齒輪般共學牽動,展現共榮共好的學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