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廣原國小製作小米手工皂,小朋友開心展示成果。圖/羅紹平
【本報綜合報導】高雄、屏東、台東許多學校透過特色課程或社團,產出別具巧思的作品,包括手工皂、木製鉛筆盒、杯墊、手機架等,甚至樂器烏克麗麗也由師生攜手完成,細緻程度不輸市面產品,展現清新風格,作品充滿故事性,讓人愛不釋手,常有民眾會好奇詢問「哪裡可買」,只是這些都是非賣品。
高雄鳳山區中崙國中由裝置藝術社團教師蔡成銘指導學生,將校內修剪的樹木枝幹製成杯墊、手機架,寫上學校和家長會祝福,木廢材變身成文創紀念品,讓收到心意者深刻印象。
屏東縣北葉國小的葉脈拓印、長榮百合國小石板貼畫、賽嘉國小彩繪琉璃罐、青葉國小琉璃珠拼貼杯墊,凌雲國小總務主任郭儒峯開設「神奇木工坊」,帶領學童認識木材,動手做餐具、凳子與原木面紙盒等,成果讓人驚豔。
台東縣近年推創客(自造者)與實驗教育也有亮麗成果,包括都蘭及廣原國小的手工皂、初鹿夢想家實驗國民中學木工品等,校方拿來送禮,誠意十足,初鹿國中的烏克麗麗曾在台北和信醫院慈善公益義賣成焦點,因質感獨特,常接獲外界電詢想購買。
初鹿國中校長陳文靜表示,烏克麗麗課程涵蓋自然、藝術、生活等領域,孩子學木工是第一步,藝術科教成品彩繪設計、音樂科教彈奏技法、自然科教聲音傳播,生活領域則安排孩子帶烏克麗麗到安養中心、療養院演出,一系列課程,讓孩子獲得更多知識與成長。
有外界關心學生手作品能否對外販售,台東縣府主計處說,學校在中央法令規範內制定「學校規費管理」辦法,經主管機關同意就可販售,但縣教育處傾向不宜;高市教育局也說,為免師生美意變質,手作文創品還是以贈送最單純。